第三十一章 劉盈:嗶數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嚴重的後果?”
呂釋之皺皺眉頭,滿臉不解。
劉盈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和呂釋之一起熘熘達達的從祭田走到外面的街道,隨手買了兩杯鮮榨的甘蔗汁遞過去:
“嚐嚐,看看是蜀郡的甘蔗甜還是嶺南的甘蔗甜……唔,這應該是現在最後一次吃新鮮的甘蔗了,再想吃,起碼要等到深秋之後了……”
嗯,人類喜歡湊熱鬧的習性自古就有,雖然祭祀現場莊嚴肅穆,但在外面卻遍地都是閒的發慌過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人山人海之下,小商小販自然聞聲而來!
呂釋之心不在焉的抿了一口,冰冰甜甜、雖有細碎渣子但並不妨礙飲用的甘蔗汁入口,在糖分獨有的刺激下,焦躁之情稍稍緩解,只是伸手拉住豪飲了一杯,準備拐回去再來一杯的劉盈:
“先說正事,等下我把那個攤子包了,連人帶甘蔗全送到東宮去,讓你喝個痛快……”
劉盈和呂釋之拉鉤之後,邊走邊說:“漢承秦制,現在咱們用的這套軍功授田制度,其實源自於秦朝商鞅變法之後制定的秦律。”
“當然了,咱們這是重新修訂過的律令,相比較前秦要大方許多,這也導致了僅僅十六年的時間,各縣擁有的公田數量少了一大半……”
“而問題的關鍵是,不可能所有人的授田都是良田,尤其是靠近灌渠的那些農田,更是早早就有主了……”
劉盈說到這裡的時候,呂釋之有些不自在的吸了吸鼻子。
畢竟從春秋時期井田制崩潰,晉國最先開阡陌之後,又有李悝變法,列國早就在事實上承認了土地兼併這件事。
因此宋代馬端臨編纂的《文獻通考·田賦考》曰,井田受之於公,母得鬻賣,故王制曰:田裡不鬻。秦開阡陌,遂得買賣。又戰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隸役五家,兼併之患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畝為畔,無復限制矣。
而國家的稅收,也從井田制時期的田租為主,轉變為剝削更甚的人頭稅,也就是‘舍地而稅人’。
因此,靠近水源的農田,無疑就是最優質的財富……
當然了,現如今在漢國,開工廠才是賺錢最快的方式,但無論古今中外,人類對於佔有土地的熱忱始終如一,尤其是呂釋之這樣的勳貴,更是不停用各種手段,大量合法佔有水澆田這種最搶手的財富。
哪怕每年收的地租賣不了幾個錢,但呂釋之一人獨處時,看著鋪滿地面的土地契書,心中的滿足感不亞於在青樓之中將那些冷若冰山,看起來清純高雅的花魁娘子剝成小白羊……
只不過此刻呂釋之在劉盈若有似無的笑容中,心中莫名忐忑,有一種嵴背發涼,就彷彿是呂雉板著臉叫他全名時的感覺。
該死,我可是他舅舅,親的……呂釋之心中滴咕,努力讓自己挺直腰桿,不露出絲毫諂媚的笑容。
劉盈渾然不覺的繼續說道: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千石好見,斗食難纏的說辭。畢竟斗食小吏官位雖然不高,但掌握著授予平民田宅的特權,你若不賄賂與他,他就將那些荒僻且全是石子的爛地分給你……”
“不過整飭吏治是如意的事情,和我們今日說的墾殖令無干。”
“我想說的是,如果在墾殖令中加入需以良田換荒田的細則,會不會有人透過脅迫的手段,強行讓治下良民簽署墾殖令,退還良田,之後他們再透過別的手段,將自己名下的林地或是旱田,置換成黔首退還的良田?”
劉盈微微側過頭,如今他比呂釋之高出了許多,因此居高臨下的注視著呂釋之問道:
“小舅,我不常和那些斗食小吏打交道,你覺得他們有沒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或者說,他們會不會透過這樣的手段,用國家的財富去‘腐蝕’朝中勳貴,以此來讓自己平步青雲?”
一瞬間,呂釋之冷汗涔涔,嵴樑上彷彿有許多黏黏膩膩的蟲子在亂爬。
過了許久,他才有些沙啞的回答道:“應該不會吧……勳貴們大多購買了一大堆的債券,每年光利息就不知道有多少,再有與國同休的食邑……”
“與國同休?”劉盈打斷呂釋之,嘴角略帶譏諷:“與國同休的前提是不犯律令,如今漢國雖不行法家,酷吏不顯……但黃老更甚,主張‘道生法’,講究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除了我爹之外,無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我這個太子尚且要對律令存敬畏之心,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盼望他們好自為之吧。”
呂釋之擦了擦額頭冷汗,在劉盈和風細雨般的語氣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殺氣,他這個外甥可和劉邦不同,骨子裡是和他阿姐一樣的心黑手很,只不過和呂雉相比,多多少少有那麼一丁點的仁慈,一般不會做出殺人全家的事情,最多就是讓那些不對付的人滾到窮鄉僻壤去吃糠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