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釋之皺皺眉頭:“為什麼是優秀的人離開家鄉?走的不應該是那些失敗者嗎?”

那誰知道,你問磚家去……劉盈撇撇嘴,搖頭說道:“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如今的關中已經有了幾分水滿將溢的樣子,不信你看,各縣的上計文書中,公田數量下降的速度甚是可怕,最多十年,將再無公田可授予滋生人口。”

呂釋之笑了笑:“這就是你杞人憂天了。之所以上計文書上的公田數量下降,主要是去歲你爹下詔申斥的結果。”

劉盈愣了一下,那時候他忙著搞定滇國,因此並不知道劉邦又搞了什麼么蛾子,於是問道:“那詔書是幹嘛的?”

呂釋之從劉盈翻亂的文牘中找出一卷副本,開始棒讀:

“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侯子及從軍歸者,甚多高爵,吾數詔吏先與田宅,及所當求於吏者,亟與。爵或人君,上所尊禮,久立吏前,曾不為決,甚亡謂也。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今吾於爵非輕也,吏獨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勞行田宅,今小吏未嘗從軍者多滿,而有功者顧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長吏教訓甚不善。其令諸吏善遇高爵,稱吾意。且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

劉盈愣了一下,劉邦這道詔書大體是斥責地方小吏不顧他的屢次詔令,遲遲不給那些因軍功得到七大夫、公乘以上高爵的退伍將士授予田宅,卻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先給自己授滿了田宅……

而且還重點強調了一下軍功爵制度,也就是‘今吾於爵非輕也’、‘且法以有功勞行田宅’,要求‘諸吏善遇高爵’,如果地方官吏再不從命,就別怪他下手狠毒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這道詔書敦促要落實的內容,其實是漢五年頒佈的詔書,而現在是漢十六年……

也就是說,十一年過去了,很多有功的將士應該獲得的田地還都沒有分到手……

懶政,該殺!

重點是負責分田的官吏先給自己把事辦了……

這,滅他滿門都不為過!

於是劉盈滿是憤怒的拍了拍桌子:“簡直過分!”

呂釋之搖了搖頭解釋道:

“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其實也不能全怪下面的人,咱們之前奉行的是清靜無為的政策,官吏的數量不多,要為幾十萬士兵授予田宅,確實需要時日。”

“重要的是詔書上並沒有說明授予的田宅是何種標準,荒地?旱田?水田?這些都需要反覆協商,協商不下來自然就擱置了……”

劉盈沉默了一下,心情稍稍有些沮喪。

畢竟封建王朝,不能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官員必須要做到大公無私,勤勤懇懇。

可問題的關鍵是,將一件最多半個月都完成的事情,硬是拖了十年都辦不成,恐怕不僅是因為‘刁民’的問題,背後吃拿卡要的問題恐怕更加嚴重!

於是在劉盈滿是鄙夷的神色中,呂釋之清了清嗓子:

“當然了,不法事還是有的,不過這後面盤根錯節……尤其是關中諸縣的小吏,既是舊秦貴族,又有軍功在身,多是朝中那些功候的舊部,所以他們平日裡連我這個內史都不太放在眼裡……因此這件事情不是一時半刻所能理清,你就不要摻和了。”

“畢竟這是個得罪人的活,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戲文裡唱的,八面玲瓏,廣結善緣……因此我和你母親商量了一下,肅清吏治這件事就交給趙王去做了……”

“嗯,內史府全程監督,負責將犯法的官吏送交廷尉府受審,然後空缺的職務上報,今年夏收之後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招考,你要是有什麼屬意的人才,提前給我說一聲,我來安排。”

呂釋之對於‘國考’公然營私舞弊的行為毫不避諱,畢竟逢進必考的政策剛剛出臺,很多官員入仕的途經還是靠人舉薦,先從屬吏、郎官做起。

劉盈有些瞠目結舌,他滿是詫異的點在於自家老孃不動聲色的把劉如意推進了坑裡,順手埋了……

就像呂釋之說的那樣,內史地區的小吏身份特殊,有許多集舊貴族和功臣身份於一身的人,再加上他們彼此聯姻,屬於是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邊,抓起來一個,往往就得罪了一大片……

而問題的關鍵是,得罪人的事劉如意幹,好處,也就是填蘿蔔坑的事卻由內史府負責,空缺的位置沒有劉如意染指的可能……

所以,劉如意就是個打白工的苦命人,除了把人都得罪了,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

還是自家老孃給力啊……劉盈昂起頭,和呂釋之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