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劉盈:理解萬歲!(除夕夜了,祝大家新年大吉……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不疑看著劉盈背影,很想要一腳把他踹下來,但想了想周邊站著幾十個膀大腰圓的東宮衛士,於是作罷。
畢竟他一腳過去非但踢不出個夏天,而且還肯定會被胖揍一頓……
過了一小會,張不疑才仰頭問道:“你都準備了個啥啊,說來聽聽唄,反正現在也沒別的事……”
“那好吧,就先和你嘮十塊錢的……”劉盈順勢在石頭上坐下,翹起來二郎腿。
張不疑很狗腿的端茶倒水,然後坐在劉盈身邊,豎起耳朵,準備將聽到的故事改編一下,用來在小蘿莉面前裝逼用……
劉盈回想了一下,說道:“要想最快的改變一個地區的人口結構,最好的辦法不是鼓勵生育,而是直接移民!比如可以從蜀郡移民二十萬戶入滇地!”
“蜀郡?”張不疑皺皺眉頭。
劉盈點頭:“正是蜀郡!雖然從輿圖上看,蜀郡境內還有許多未開發的地域,但因為地理原因,人口分佈極其不均勻。”
“比如都江堰範圍內的成都平原,因鹽井而興盛的富順縣周邊,人口稠密,雖然不過太平了十餘年,但已經沒有多少良田可用作新生人口的授田。”
“所以,那裡就有很多庶子、次子,雖然身有爵位,但卻無法佔有爵位規定的土地。”
“因此我讓蜀郡郡守紀信將他們這些人統計起來,等到攻下滇國,再將他們從蜀郡遷移到這裡!”
劉盈看著頻頻點頭,用心記憶的張不疑,嘴角微揚,閃過一抹詭異的笑容。
假的。
其實他說的人滿為患,沒有足夠田畝授予那些庶子、次子的話全是編出來的。
畢竟以農業為生的人都安土重遷,一旦將蜀郡的良田授予他們,在想要讓他們遷徙到彩雲之南,就難如登天了。
因此劉盈找到蕭何撒嬌賣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讓蕭何同意,對成都縣、郫縣、富順縣等幾個人口大縣的縣令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在登記人口,按爵授田的時候消極怠政。
嗯,再苦一苦蜀郡的百姓,罵名紀信來擔……
張不疑記完了上一段之後,看向劉盈問道:
“為什麼是巴蜀?而不是關中?要論人口多,天下可沒有哪個地方的人比得過內史郡的人口!而且比起吃苦耐勞,秦人也絲毫不遜色於蜀人!”
“你那是哪年的刻板印象啦?”劉盈皺皺眉,反駁道:“現如今關中那幫大爺將家裡靠近灌渠的水澆田都佃給了隴西、河內來的庸耕者,你讓他們來帝國邊陲開荒?”
“這地這麼好,你自己咋不來呢?”
張不疑臉上一囧,狡辯道:“說他們呢,說我幹甚?再說了,那幫傢伙把田租出去了,自己吃啥?就憑藉那點田租,就能讓他們在關中活下去了?”
他自覺說的很有道理,內史郡別的不說,糧食價格絕對冠絕天下!
他家裡也在東市上開有糧店,小麥的價格已經從前些年的一百五十錢每石,漲到了兩百錢每石,而且每年都會再漲!
畢竟人口滋生,土地卻沒有變多,畝產在堆肥法普及之後增長了一波,然後開始下降,即便是實行了三圃制的地方,也只能保證不減產,無法保證增產。
本地糧食短缺,要靠其他地方供給糧食,人口逐年增長,糧價自然逐年增加!
嗯,糧食產量上不去的原因很簡單,沒有化肥,重要的是種子不行,沒有吸收土地養分效率更高的種子,有了化肥也白搭!
就像是姚老闆的閨女一樣,哪怕吃糠咽菜,也比同齡人長得高……
至於張不疑家開糧店,主要是因為張良是萬戶侯,張氏又擅長投資理財,每年光靠各種債券獲得的收益就足以綽綽有餘的應付家裡日常開銷,封國裡收取的糧食不僅吃不完,而且多到沒處放……
只是聽到張不疑的發問,劉盈臉上鄙夷的神色越發濃重,不屑的說道:
“真是肉食者鄙啊!”
“誰告訴你農業人口就一定要靠種田謀生啦?人家就不能到長安東西二市開店做生意?或者說,更沒有技術含量點,如今長安城周邊工坊林立,哪家工坊不是在大量招工?”
“一畝地養活不了一個人,但一畝地上建起一個小作坊,卻能養活十幾個人!”
“所以關中那幫大爺都是把地佃出去了以後,收點田租用於繳納朝廷的租稅,順帶著自家吃糧不用買……至於養活自己的手段,有能耐就去做生意,會趕車的去車馬行,什麼都不會的就去工坊流水線上當工人……”
“隨隨便便幹兩個月,賺的錢就比從前在地裡面朝黃土背朝天干一年都多!”
“你覺得,就算是官府強令,他們能來這開荒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