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盈: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會稽山。
今天是劉邦親登會稽山,效法夏啟、少康以及秦始皇,前來祭祀大禹的日子。
因此從半個月前開始,會稽郡守就召集轄區內的獵戶、戍卒,帶足乾糧、鋼叉、獵犬等一應捕獵用的工具,進入會稽山,格殺驅逐山中的虎豹豺狼等勐獸,防止有不開眼的勐獸衝出來驚擾到祭祀的隊伍,影響到自己的仕途……
劉盈也是這麼想的。
雖然會稽山所在的位置並不是什麼人跡罕至的地方,可這個年代的會稽郡雖然有了幾年的高速發展,卻依舊是人民少而禽獸多,出了縣城之外只有零星的居民點,因此防範野獸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劉盈更重視的,其實是防範刺客!
畢竟,這裡曾經是項氏一族的大本營,萬一有個聶政那樣的人呢?
聶政倒不可怕,畢竟遊俠兒重諾輕生死,怕的是想要學他的愣頭青,為了出名不管不顧,畢竟漢朝遊俠之風盛行,因此不可不防!
所以在祭祀開始的三天前,劉盈調集了伴駕的泗水郡郡兵,以及北上前來匯合漢軍主力順便討賞的豫章郡郡兵,統一由豫章郡守穎陰候灌嬰統領,將大禹陵周圍二十里過了一遍篩子,並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嚴防死守了整整三天。
劉邦雖然覺得劉盈有些小題大做,不過他也懶得制止,全做不知道,每日裡只顧東奔西跑的遊山玩水,專等祭祀這天到來。
至於從長安城源源不斷送來的奏本,則被他扔給了隨行的張良代為處理,弄得鹹魚慣了的張良叫苦不迭,不得不把同樣到處跑著玩的張不疑抓了回來,幫著他一同處理奏本……
於是,就輪到劉樂不開心了……
漢朝民風雖然開放,但也沒有一個女人出門到處亂玩的道理,因此劉樂往常想要出去玩,都是打著張不疑想要出去玩的旗號,讓張不疑‘帶著’她一起出門……
所以,沒有了出去玩藉口的小蘿莉敦敦敦敦的跑進行宮,本想義正辭嚴的‘勸諫’劉邦,讓他以國事為重,不要到處亂跑,認真處理國政,順便解放張不疑……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小蘿莉剛進行宮後園,就被百無聊賴在花園裡遛貓的呂雉抓了個正著,然後就‘開開心心’的留在行宮陪伴呂雉,母女共享天倫之樂……
因此,今天祭祀大禹王的慶典,就是小蘿莉的‘難滿之日’……
從天不亮開始,數十名伴駕而來的元從功候就齊齊列隊在會稽山腳之下,飢腸轆轆,瑟瑟發抖。
嗯,其實他們並不餓,只是覺得自己很餓。
畢竟要參加祭祀的活動,需要提前焚香禱告,齋戒沐浴。
雖然他們從前的時候也參與過類似祭祀的活動,但這兩年隨著叔孫通在劉邦的支援下重新修訂禮儀,尤其是這種國之大事的祭祀活動,更是條條框框繁多。
比如從前雖然也齋戒,但卻並不是吃素食、忌肉食的意思,而是指不吃蔥蒜韭姜等有刺激氣味的菜,不是因為這些菜本身有什麼不好,而是在於防止祭祀者在祭祀或會客時口裡發出難聞的氣味,造成對神靈、祖先或賓客的不尊敬。
但現如今叔孫通不知道聽信了誰人的讒言,把六畜,也就是豬、牛、羊、馬、雞、狗列入了禁食的目錄之中,各種山珍野味也同樣在禁止之列!
不僅如此,禮儀上還規定參加祭祀活動的人要‘七日不飲不御不樂’,也就是七天之內不能喝酒、近女色、以及觀聽歌舞……
如今這幫元從功臣們的年齡漸長,不近女色他們能夠接受,但不能喝酒,沒有絲竹聲色犬馬的日子卻萬萬接受不能!
只可惜祭祀乃國之大事,抗議無效……
但讓他們稍稍感到欣慰,覺得老劉家的人夠意思的一個點,是劉盈說了,魚蝦不在禁止之列,而且魚肉不是肉,所以齋戒的時候可以吃紅燒魚,白灼蝦……
嗯,隔壁天主教國家也有齋戒日,禁止吃包括雞蛋和奶製品之類的肉食,但魚不算‘肉類’,甚至鯨、藤壺、海雀、海狸之類也被算作魚類……
因此在元從功臣最前端,劉盈昂然而立,享受著身後傳來的感恩的目光,渾然沒有自己才是始作俑者的羞恥感。
嗯,不能吃肉的規矩是他偽造的。
畢竟昔日秦國咸陽宮中的藏書基本上全在他的手中,隨便在其中混入幾卷據說是春秋時期失傳的禮法殘篇不要太輕鬆……
反正自春秋以降,先賢書籍散落無數,真假早就難辨了……
而這,其實就是為了培養人們吃水產品的習慣。
畢竟養殖豬牛羊雞鴨鵝之類的家畜家禽,或多或少都需要消耗糧食,而魚不需要,這一時期的生態環境極好,十幾二十斤的大魚比比皆是,重要的是完全不怕人,捕捉難度極低!
所以,就像是讓人們習慣吃小麥一樣,讓人們習慣在日常飲食中加入魚蝦蟹之類的肉食,需要的不是強令,而是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