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肥:小白臉神馬的最討厭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壽春縣。
當城關鐘樓上的自鳴鐘鐺鐺鐺鐺的響了七聲之後,緊閉的城門吱扭扭的開啟,缺乏油脂浸潤的門軸摩擦產生的聲音,讓臨近的商旅情不自禁的捂著耳朵,苦苦忍受。
這其實並非是守關計程車兵的偷懶,而是有意為之。
畢竟開門的聲音足夠大,就不會存在有人偷偷開啟城門,放城外的人進入亦或是放別人出城的機會。
嗯,有一部名叫《貞觀之治》的電視劇,對於這一點的還原就很好。
玄武門事變前夜,守將常何為了偷放李世民和尉遲恭等人進入皇宮,特意用油脂浸潤門軸,使得在寂靜的夜裡,城門開啟的聲音也無法傳播到其他地方的守軍耳中,而後入宮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雖然也注意到了門軸下方的油汙,但卻沒有放在心上,大搖大擺的直入禁宮,身首異處的被人扔了出來……
城門口,當刺耳的摩擦聲停歇,一名打著哈欠的百將從門洞走出,開始驗看商旅手中的‘驗、傳’,以及通關文牒。
嗯,通關文牒可以理解為古代版的護照,畢竟漢朝實行的是郡國制,不僅有藩王國,還有候國,所以通關文牒就是出遠門的商旅之人必不可少之物。
只不過和世界上大多數的執法者都會選擇性執法一樣,守門的百將也同樣如此,雖然行商旅人主動向他出示了通關文牒,他也僅僅掃了一眼,就不耐煩的擺擺手,示意對方快走,別在這裡礙事……
畢竟,這世界上哪有上班不摸魚的打工人呢?
而且百將還奉行了一個很樸素的理念,那就是主動出示檔案的行商旅人都是良民,既然是良民,那麼就沒有必要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他的時間和精力,都留給了人群中那些藏頭露尾的傢伙。
比如,隊伍之中的這個身上披著蓑衣,帶著兜帽,低垂著腦袋,看不清臉孔的傢伙!
這廝,一看就很不正常!
那名百將不動聲色的繼續驗看著通關文牒,向身後袍澤使了個眼色,標記了一下隊伍之中的可疑之人。
於是,兩隊手持長戟,穿著牛皮扎甲計程車兵開始在人群中巡弋,貌似在維持治安,但實則將兜帽男隱隱圍在中心。
“別動,把帽子摘了!”
“說你呢,別看別人,再不老實馬上宰了你……”
那名百將腆著肚子,大搖大擺的走了過去,但看到那人隱藏在兜帽下的面孔,瞬間變得點頭哈腰,滿臉諂媚。
“啊呀,原來是中大夫啊……都怪小的有眼無珠……”
“你們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滾!”
他呵斥走了那些手持長戟對準賁赫計程車兵,一臉訕笑的走到面無血色,驚慌失措的賁赫面前,賠禮道歉:
“那些粗胚不懂事,看我回去怎麼抽他們!中大夫這莫非是奉了大王之命,外出公幹?”
嗯,賁赫任職的中大夫雖然食祿不足千石,但卻是時常陪伴在英布身邊的人,因此淮南國中他人認識的人沒幾個,但認識他的人卻多不勝數。
此刻見到那名百將對自己的恭維,賁赫心中的驚恐稍去,他之前還以為這些士兵是英布派來捉拿他的呢……沒想到不是!
不過想想也對,英布應該不會讓守門士兵這種級別的人來抓他,來抓捕並處決他的人,一定會是英布的心腹衛士,否則一國之君被人戴綠帽子的事情就瞞不住了。
畢竟英布好面子,當年他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邊洗腳邊接見了他,於是把英布氣的差點拔劍自刎,然後當他看到了劉邦給他準備的吃穿用度都和劉邦是同一個規格之後,於是就死心塌地的給劉邦賣命……
賁赫點點頭:“嗯……這不是陛下近些時日要巡遊江淮了嗎,大王讓我先去齊國、魯國那裡看看,學習一下那兩個王是怎麼迎接招待陛下的,咱們到時候也有個參考!”
這段時間一共有兩件大事家喻戶曉,是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中一個就是增收商稅,雖然豪商們叫苦連連,背地裡罵聲一片,但大多數的百姓卻拍手稱快,極為擁戴。
畢竟無商不奸,大家都或多或少有過被商人坑的經歷,所以一想到他們少賺錢,頓時就覺得比自己多賺錢還要開心……
至於第二個,就是劉邦南巡江淮。
淮南國的百姓提起劉邦來,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畢竟這裡是戰國時期楚國的核心地帶,而劉邦也是楚人,楚人的皇帝要來楚地遊玩,楚人自然歡欣雀躍。
也因此,儘管賁赫沒有看到正式的公文,但在逃亡的路上聽到了百姓的談論,知曉劉邦巡遊的路線也不為奇。
而聽到賁赫的話,百將豎了豎大拇指:
“大王果然睿智!不像咱們城中那些儒生,說什麼天子出巡,需要黃土墊道,淨水潑街……可他們也不看看,咱們這裡現在是水泥路,不是他家門口的土路,坑坑窪窪,一颳風都是土……真的是讀書讀傻了!”
賁赫附和著點了點頭,臉上卻做出如往常那般的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好了,別說那些有的沒的了,立刻放我出關!另外,再給我準備兩匹馬和乾糧,我的馬在路上摔了一跤,把腿摔斷了……”
片刻之後,望著賁赫絕塵而去的身影,百將撓了撓頭,總覺得哪裡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