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劉盈:茶社 ×修羅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雲陽縣,梨園茶社。
時值盛夏,天氣燥熱,但茶社外卻古木森森,再加上有潺潺溪流從門前流過,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濃濃涼意。
而走入茶社正堂之後,就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迎面而來的涼風。
這並不是茶社在屋子裡擺放了冰塊用於降溫,真正讓房間裡降溫的手段,其實是直通地底深處的地洞。
這有點類似於夏天時人們到防空洞乘涼的原理,是用洛陽鏟之類的工具,在地上挖出幾個深一兩丈,碗口大小的窟窿,就可以將地氣引出來,以達到冬暖夏涼的目的。
至於怕人誤踩崴腳,則只需要在窟窿上面固定一個鏤空的井蓋就好了。
這就是古人發明的土空調……
嗯,很多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院,夏天降溫,冬天取暖,用的就是類似於這種方式。
而在茶社東邊,最大的一個戲臺上圍坐一圈樂工,手中持壎、蕭、罄、瑟、笙、缶、篞[nie]等諸多樂器,配合著身穿春秋時期衣物的伶人,正在伊伊呀呀的表演著一出新戲。
魔改版《鍘美桉》……
嗯,《鍘美桉》原本就是秦腔傳統劇目,如今這些伶人用關中口音在表演這段戲曲,也算是某種歷史線的收束。
至於秦腔,據說起源於西周,成熟在秦朝,到了唐朝才終於定型,大體就是有了每個字該發什麼音,以及許多特定的表演套路之類的規矩。
畢竟,唐玄宗是個被稱為‘梨園祖師’的人,門頭溝妙峰山的喜神殿裡至今還供著他的塑像……
角落中,穿著一襲白色長裙的許負抱膝而坐,澹施脂粉、靚妝可人,只是往日裡宜喜宜嗔的嬌媚面孔上,愁雲密佈,顯得有些沒精打采。
嗯,她剛被呂雉訓戒了兩句,如今正在盤算著是先忍一忍,等到當了太子妃再把這幾年的損失撈回來,還是直接熘號,雲遊天下,尋仙訪道……
其實就是繼續替人看相賺錢……
不過她很快就否決了後者,畢竟逃婚之後需要隱姓埋名,這樣沒有了她之前煞費苦心打造的金字招牌,只怕就不能讓肥羊們心甘情願的奉上卦金了……
因此,許負的想法,就是先收斂一下,低調一些,只給熟人看相,並且換一種方式收錢,同時想辦法早點把自己嫁出去,這樣不僅可以獲得那個敗家子的庇護,好讓她繼續看相賺錢,還可以再領一份太子妃的俸祿!
簡直完美!
於是她看向坐在戲臺下方的劉盈時,雙眼之中就滿是貪婪之色,只不過下一秒鐘,這種眼神變成了殺氣騰騰,水汪汪的大眼睛中,隱隱有熊熊烈焰!
原因很簡單,劉盈身側,‘弟妹’竇漪房端茶遞水,掌扇按摩,殷切且賢惠,眉眼彎彎,內有無限柔情蜜意……
不過劉盈渾然不覺,他此刻全部的注意力,全在他前排的呂雉和劉邦身上……
嗯,劉盈說要陪呂雉看戲,劉邦一時興起,腳都不洗了非要跟著來……
所以,在戲臺上的司寇,也就是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主管刑獄的官員細數著‘陳世美’所犯的宗宗罪名之時,呂雉呵呵冷笑,卡姿蘭大眼睛意味深長的頻頻看向劉邦……
而在劉邦和呂雉身後,小蘿莉翹著二郎腿,手中捧著一碟麻子,卡察卡察的磕著,只是一雙豆豆眼忙的不亦樂乎,不知道是該看戲,還是看自己爹孃……
“好,殺得好!太氣人了……”
劉邦大聲鼓掌叫好,渾然不顧及呂雉的白眼。
他叫好的原因,也不是為了正在懲治的拋妻棄子,而是‘陳世美’為了攀高枝,多年不往家裡寄錢,贍養雙親。
畢竟漢朝以孝治天下……
只不過這種‘孝’,並不是漢朝的獨創,而是延續自上古的習俗。
《禮記·王制》有記錄,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而對於公費養老,周朝也有標準,那就是‘五十異糧,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
也就是說,五十歲之後,一日三餐吃的就是細糧,六十歲之後就能吃肉了……
要不然,孔老夫子為什麼總惦記著復周禮?
畢竟,孔老夫子可是活了七十三歲!
嗯,孟子活了八十四,荀子活了七十五,管仲活了七十八,李斯被趙高陰死之前已經七十六了,而商鞅被車裂之前也已經五十七歲了。
不過最牛的,還是墨子,活到了九十二歲!
現如今的漢朝,漢承秦制,養老不能靠國家,公費養老院自然是沒有的,但卻會授予年七十以上的老人一根用玉石裝飾、頂端有鳩鳥的手杖,這樣他/她就可以入官府不趨,獲得相當於年俸祿六百石官吏的特權。
而蕭何新修訂的律法中,為了鼓勵子女贍養老人,規定凡是家裡父母或是祖父母年齡在六十歲以上,那麼奉養他們的子孫如果在集市上擺攤做小生意,可以免除全部的稅賦。
這,相當於是國家付錢讓子女贍養老人,變相的減輕了民眾養老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