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劉盈:借瓜獻佛……(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劉邦的沉默之中,劉盈想了好多。
比如後世的明朝,王朝末期的頹像,其實就是王朝的奠基人朱元璋一手造就。
老朱白手起家,布衣上位,所以把錢看的很緊,能不花錢的時候絕不能花錢,能少花點的地方就少花,尤其是田租賦稅定的並不高,恰好是剛夠國家用一年的量……
可問題的關鍵是,國家大了,總有些天災人禍,外敵入侵之類的事情等著用錢。
於是,就有了三餉,也就是遼餉、剿餉和練餉這種臨時攤派的苛捐雜稅。
而且,明朝還創造性的在國家層面上使用了「花唄」!
比如今年花的錢先打欠條,年底核算,然後分配到各省府州縣都司衛所,明年加稅!
這樣,就有了錢去還上一年的賬單。
然而這還是之前的問題,萬一第二年的稅收結餘,不光沒還上第一年欠的錢,然後又花超了呢?
答案自然是無妨,自然是以卡養卡、呸,是先欠著,後年再次加稅!
嗯,至於後年的加稅能不能到還清欠款,則不屬於當年的考慮範疇……
這就是明朝九邊那神奇的上百萬兩欠餉誕生的原因……
「收稅,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收稅的目的是為了是麼?是為了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在劉邦的沉默不語中,劉盈繼續說道:
「而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對稅收做到應收盡收,絕對不容忍偷稅漏稅的行為!這一點,計相這些年一直在努力,並且等到明年再擴招二十名稅吏。」
「再一個就是杜絕貪腐,反正護軍中尉閒著也是閒著,不妨讓他組建一支緹騎,監察天下官員……」
聽到劉盈的建議,劉邦輕輕頷首:「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好,很好,就這麼辦!」
錦衣衛、繡春刀、飛魚服……劉盈挑了挑眉,有些得意的說道:
「爹你看,咱倆就這麼隨便說說,朝廷的開支又增加了……所以減稅這種事情還是免了吧,要我說,爹你要是真的想要給百姓減輕負擔,倒不如考慮考慮人頭稅,也就是減免一下算賦。」
嗯,算賦是商鞅定下的一種人頭稅,作為軍賦徵繳,目的自然是為了打造戰車兵器,為兼併天下做準備。
畢竟,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劉邦入關,赳赳老秦喜迎沛公的時候把這一項賦稅給取締了,不過後來隨著和項羽的戰爭進入白熱化,需要大量的錢,於是蕭何修訂秦律,重做《漢律九章》的時候,又把算賦給加上了。
律令規定,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歲出賦錢,每人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是為算賦,每年秋收,也就是八月徵收。
劉邦想了想,輕輕搖頭。
其實他並非是貪財,而是這一時期,乃至於到了唐朝,國家的主要收入全靠這種人頭稅來支撐,也就是舍地稅人。
所以,減免田租尚且會為官府的正常運轉造成影響,如果貿然動這種支柱性的稅收,只怕會造成不可知的災難性後果!
劉盈嘴角微揚:
「我知道爹你在擔憂什麼!所以,我們乾脆加稅吧!調高田租正稅到十二稅一,這樣在整體稅收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然後減免一部分的人頭稅!」
在劉盈的語不驚人死不休下,劉邦終於有些崩潰,閉目不言,伸手指了指殿門。
他的意思,很簡單了。
「滾就滾!」
劉盈站起來,突然愣了一下,然後快速繞到劉邦身體另一邊,端起剩下的半個冰鎮西瓜就跑,任由劉邦在後面跳著腳,也毫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