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科舉,就是一種選拔官吏的方式。”

“嗯,就像是之前各地郡守諸侯王送來的賢才,要考教他們禮、樂、射、御、書、數這儒家六藝,亦或者是其他的才能那樣。透過者當即授予官位,通不過者發回原籍……”

“但這樣的選官制度只搞了一次就當即叫停,主要是選來的賢才或為儒生,或治申(申不害)、商(商鞅)、韓非、蘇秦、張儀之學,於國無用,所以棄之……”

劉盈說道這裡,稍稍停頓了一下,和劉邦一起將視線投向蕭何,只見他雖然面不改色,但捋著鬍鬚的手法卻顯得有些凌亂。

人都是有私心的。

蕭何作為黃老,打壓別的學派很正常。

尤其是法家這條惡犬,更是被滿朝的各方勢力輪番圍剿!

要不是劉邦念在此時的法家魁首、廷尉候封之前私下裡幹掉了魏王豹,讓他名正言順的多了好幾個美人,以及候封本人是呂雉的車伕,因此多加庇護,只怕廷尉府早就不再是法家士子的避風港了……

劉盈很明顯也知道這一點,畢竟朝野間已經達成一致,讓法家來替秦國的二世而亡背鍋,因此打壓法家是政治正確,所以他就準備拉儒家這個萬年背鍋俠出來背鍋。

“因此,為了避免儒生的一家獨大,諸生皆誦孔子!我的建議是,按照職務招收不同計程車子,比如奉常府,主司宗廟祭祀禮儀,所以按照缺額招收的佐貳官,就是那些通曉禮、樂多過射、御的儒生……”

“至於計相張蒼那裡的上計吏,則考教的主要科目就是書寫和數算,禮、樂、射、御得過且過就行!”

“還有就是派往各個郡縣的府衙,協助郡守、縣令教化國人,代天牧民的文吏,要重點考教的則是對於律令的熟悉程度,以及書寫公文的能力!”

“嗯,以此類推吧,讓各個府衙自己上報需要的人數,然後由朝廷統一發布考題,分門別類的去考教士子,以保證他們能夠適應接下來的工作!”

聽著劉盈的侃侃而談,不止蕭何,就連抱著湊熱鬧的劉邦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尤其是劉邦,他的夢想是成為信陵君那樣的人,名滿天下,門客無數!

如今,他都做到了。

名滿天下自不必說,他義釋囚徒,斬蛇起義,入關滅秦,約法三章等事件就刻在凱旋門上,即便是他身死之後化作一抔[póu]黃土,這些故事也必將傳頌於千秋萬世!

至於門客無數,則從他成為楚懷王親封的武安侯之後就做到了,只是和當年的信陵君一樣,身邊雖然人來人往,但其實良莠不齊,能夠任事者寥寥無幾,多的是眼高手低之輩,混吃混喝之徒!

所以劉盈所說的因府衙不同,職能不同而對士子進行不同的考教,著實像是有些黑夜之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整個世界。

正如儒家所謂的至聖先師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那樣,選拔官吏的方式也可以如此!

一瞬間,他看向劉盈的目光變了,有子萬事足的情緒溢於言表!

嗯,讓他最滿意的其實不單是考核選拔官員的方式,而是劉盈提出的佐貳官制度。

什麼是佐貳官?

就是不是主官的官吏!

那麼只考教佐貳官,而不考教郡守縣令之類的主官,難不成是因為民間計程車子賢才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嗎?

很明顯不是。

畢竟他的那些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老兄弟,都能將治下的郡縣管理的井井有條……嗯,大差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