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劉盈:敢為天下先!(第1/3頁)
章節報錯
雁門郡,馬邑城(今山西朔州市)。
雖然此刻已經立夏,但這座處於群山谷地中的城市,早晚的時候還需要裹上厚厚的秋裝。
晨光微熹之時,鄰水而建的一座座工棚內響起一連串高亢的哨音,這是催促修建馬邑城的建築工人們起床吃飯,準備上工。
這種軍事化的管理方式,如果是針對從各地抽調來的徭役民夫,就很容易讓人產生不滿。
但對於這群以楚軍降卒為主力的建築工人來說,則早就習以為常了。
況且,他們現在是按天拿錢,只要工期和施工質量驗收合格,就會獲取一筆遠超在家務農的收益。
所以儘管從前的他們是隸臣籍,也就是奴隸戶口,但現如今的他們已經大多都拿著工錢,將自己贖為庶人了。
只不過他們在沒有攢夠回老家買上幾十畝地,蓋幾間瓦房,以及娶個媳婦的錢之前,他們絕對不會捨得離開。
所有人起床之後,按照規矩,上游取水,中游洗臉,下游排洩,整條河流都被有條不紊的佔滿。
除了管理他們的工頭臉上顯現出幾分不悅之外,剩下的一切都很和諧。
工頭的不開心,則是因為施工隊抵達馬邑城後,他的個人收益直線下降。
馬邑城因為長城防線的崩潰,左近的居民要麼逃到了匈奴,要麼內遷到了太原郡,這裡早就重新回到了原始蠻荒的狀態。
所以收集糞便,賣給工地附近的農民當做肥料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也因此,那隨著河流而翻滾向下的,都是真金白銀啊!
工頭的心,在滴血……
同一時間,晨起鍛鍊了一遍的韓王信,則和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一天一個樣的城牆邊上。
這裡,將是他對抗匈奴的前線,也是他能不能固守待援的保障,所以半點也馬虎不得,必須親力親為!
馬邑城的規模,在他和劉盈的反覆拉扯下,最終定下的標準是一個臨水而建的長方形,東西寬六百米,南北長一千五百米。
米,是劉盈定下的一種新的度量衡,大約相當於之前的四尺(秦尺,一尺23.2厘米)。
只不過如今只用在了很少的地方,沒有頒佈全國強行統一使用。
畢竟國家太大,有些事情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而這種規模的城池,既不會因為佔地小而容納不下太多的守軍,也不會因為佔地面積太大而守不過來。
尤其是馬邑城位於山間谷底,旁邊就是河流,也完全不擔心會被圍攻而斷水。
此地臨近河流,地下水資源很豐富,只需要打上幾口井,就足以供給全城的守軍和百姓引用了。
當然了,現如今的馬邑城還沒有民眾,只有等到城市圍牆修建整齊,然後再將城中垮塌的民宅修復,才會將前來馬邑駐守計程車兵家眷遷來。
按照協議,自願搬遷到馬邑城的戍卒,全家可免除十年的賦稅,並且前期還會有一千五百錢的糧食補助。
畢竟馬邑城位於舊長城以北,運糧相對困難,在城外農田沒有開墾出來前,糧價自然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沒得選擇,所以馬邑城的民居將會是磚瓦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