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呸……”

夏侯嬰臉孔漲紅,喘了幾口大氣後一臉疑惑:“怎麼還有點鹹?”

劉盈看了看若無其事的劉邦,默默向側面挪開半步。

這廝,上了廁所又不洗手!

劉盈看了看那些茂密生長的稗子,想起了自己種在東宮裡的苜蓿草。

那些,是和走私來的汗血馬一起從中亞購買的種子。

相比於大苑國禁止戰馬出口,這種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牧草,則完全不受限制,屬於是要多少賣多少。

黑麥加苜蓿草,就是劉盈準備的掌控四百毫米等降水線以北地區的法寶。

前者耐旱耐寒,可以給定居點的人民提供食物,而後者則可以改善土壤,不僅可以當飼料,而且還可以當菜吃。

春天的時候,採摘點苜蓿草的嫩芽,洗淨焯水,簡單涼拌一下就很美味,比許多正兒八經的蔬菜都好吃……

重要的是,苜蓿草還是一種耐鹽植物,換言之就是它可以生長在鹽鹼地之上。

劉盈準備當自己育種成功之後,分出一部分送到齊國去。

那裡因為造陸尚未成功,很多後世裡的沃土,此刻還泡在海水裡,進而導致靠近海岸線的地方鹽鹼度超標,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寸草不生。

這樣的土地,劉盈可以心安理得的佔為己有,建設成和養殖基地配套的種植園,為將要大量飼養的牛羊雞鴨提供一定數量的飼料,不至於形成人畜爭食,侵佔耕田的局面。

當然了,飼料的主要來源,還是玉米。

劉盈得到的那五顆玉米,如今已經遍佈在關中巴蜀,此刻的播種面積正以一種無可阻擋之勢在中原大地上蔓延開來。

雖然經過了這些年的擴種,最初的品種出現了些許的退化,但最終並沒有成為劉盈一直擔心的那樣:

可以播種,但不會生根發芽。

很明顯,劉盈得到的並不是雜交高產種,而只是普通的玉米種子。

儘管畝產無法和那些高產種相提並論,但每畝的產量,也要比普通的水稻和小麥高出不少。

最關鍵的是,這種玉米種子完美的適配了農家肥,並沒有因為肥料的緣故而導致產量拉跨。

嗯,其實這一時期搞出什麼尿素等化肥,並不會讓產量暴增,相反,甚至會讓農作物減產。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時候的糧食種子相對原始,是一種被人類用土方法馴化了幾千上萬年的產物。

它所適應的環境,就是靠天活著,間或來點發酵好的農家肥補充一下地力。

這樣的環境下,驟然使用化肥,不僅農作物不吸收,反而有燒根的風險。

就像是吃素吃慣了,猛然大魚大肉的吃起來,很容易把腸胃吃壞,然後被抬走……

而且就算是循序漸進的讓農作物習慣了化肥,產量也絕對不會如想象中爆表。

增產一倍左右,從畝產一兩百斤增加到三四百斤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再往上,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舉個簡單的栗子吧。

一對身高處於平均數值的夫婦生下的孩子,就算是每天牛奶雞蛋不斷,頓頓牛排,然後找專門的健身教練來指導鍛鍊,他/她的身高肯定會比父母高,但卻絕對比不上姚老闆他閨女……

哪怕姚老闆的他閨女每天吃不飽,吃完飯就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幹……

化肥,決定的是下限,而種子,決定的是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