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以北,龍城(今外蒙古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茫茫的戈壁草原上,此刻遍佈著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馬隊。

和印象中草原人都住在蒙古包樣式的帳篷不同,匈奴人掌握著簡單的築城之法,比如每年召開祭天大會的龍城,就是三座連成一排,均設有城牆、環壕、角臺的小型城市。

三城相連,分別代表著匈奴人進行的三種祭祀,既祖先、天地,以及鬼神(注一)。

只是往年間這片水草豐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好地方,如今到處可見裸露的土黃色地表,狂風吹過,沙塵亂舞,湛藍的天空瞬間變得昏黃一片,頗有幾分末日廢土的感覺。

開春以來,草原一場像樣的雨水都沒有下過!

所以往年很多在遠方放牧的部族,此刻也派人攜帶著牛馬駱駝趕到了龍城相會。

在這裡,他們祈求天神和祖先庇佑,讓旱災早早過去,否則的話牛羊必然會大片大片的餓死,而人也同樣活不下去!

龍城向南,靠近塔米爾河的地方,潔白的帳篷鄰水而建,其中最顯眼的自然是冒頓那佔地十二個哈那的大帳。

只是讓很多從沒有見過單于的匈奴牧民奇怪的是,圍繞在單于大帳之外的,並不是匈奴武士,而是許多雖然穿著獸皮,但頭型卻做中原人模樣的精壯男子。

這些人,有的是冒頓頒佈止殺令後倖存下來的九原郡郡兵,也有的是秦末中原大戰,所以逃到草原上謀生的邊軍。

冒頓將他們編入自己的衛隊,不僅送給他們帳篷和牛羊,而且還有匈奴女子做妻妾。

所以這些人對冒頓的忠誠度,要比許多匈奴人更高……

嗯,這一時期其實並沒有什麼民族主義,人們追求的不過是活著而已,一如劉盈從草原招募的婁煩騎兵和匈奴騎兵一樣,活著,更好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此刻冒頓聽著各部落彙報的情況,臉上充滿了哀傷的神情。

十年積累,毀於一旦!

憑藉著他過往幾十年的經驗,此時距離草原上的雨季,還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人可以節約用水勉強度日,但草不能,缺水,再加上毒辣辣的太陽,草葉看上去綠油油的,但其實一碰就碎!

草沒了,牛羊只有死路一條,人也只有死路一條!

此刻讓冒頓感到憤怒的還有一件事。

河西烏孫!

他本來以為自己擊垮了月氏人的主力,憑藉著烏孫人的實力,足以將殘餘的月氏人全部趕出河西草原。

這樣一來,匈奴人就可以透過烏孫人,間接掌控著那一大片水草豐美的地方。

和依賴自然降雨的草原不同,河西之地靠的是冰川融雪,所以即便是不怎麼下雨,旱情也不是太嚴重。

如果烏孫人掌控河西的話,匈奴人就可以靠著烏孫人的牛羊度過這次災難。

《鎮妖博物館》

但也不知道怎麼的,如同喪家之犬的月氏人突然爆種了,和氣勢洶洶的烏孫人打的有來有去(菜雞互啄)。

這不僅讓烏孫人沒有餘糧支援匈奴,也遏制了匈奴向西延伸過去的觸角,使得他們無法獲取極西之地的強力武器。

冒頓雖然招募了不少的中原人,但要想冶煉金屬,需要的不僅僅是冶金,還有勘探礦產以及其他的配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