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劉盈:我真是服了這個老六……(第1/2頁)
章節報錯
雁門郡,馬邑城。
城頭上那面飄飄蕩蕩的‘漢’字大旗,代表著劉邦帶領的中路軍已經進駐了城中。
北城門,此時雪仍未止,這裡是全城最高處,前方兩道山峰間的山風由此灌入,風急雪密,一片一片如同鵝毛一般的雪花迎風飛舞,盤旋著落下。
劉邦披著一身厚厚的皮裘,緩緩登上城頭,深深吸了一口凌冽的冷空氣,任憑寒風夾著雪花撲打在臉上,半天不作一聲,凜冽的山風吹得他的袍子抖動不已。
遠處圍城的匈奴人在他剛剛渡河的時候就已經全體後撤,即便他再度率先渡河,擺出了一副肉身開團的架勢,但對面的匈奴人也沒有任何和他硬碰硬幹一架的想法。
畢竟樹的影人的名,幾年前就是在這裡,匈奴人企圖用奔馬陣將他擠到河裡淹死,可在響徹山間的火藥爆炸聲中反倒弄得自己潰不成軍,現如今折磨的冒頓生不如死、威信盡喪的頑疾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牆角陰影處一雙發亮的眸子望著劉邦,臉上滿是崇敬的神色。
那人正是韓王信。
不管劉邦對別人如何,劉邦對他始終不薄,比如將他從軍中的一員裨將直接任命為了韓國的太尉,並且在他領兵攻佔韓國之後,當即兌現承諾,任命他為新的韓王!
即便是後來在彭城戰敗的時候,也沒有計較他為了保命而短暫的投降過項羽,反而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依舊放任他主政韓國……
此刻即便是將他從富庶的中原遷到了北方戍守邊疆,但劉盈又在劉邦的‘授意’下和他簽訂商貿契約,帶著他實現共同富裕……
韓王信慢慢從陰影中走出,在劉邦身後郎衛們一雙雙充滿警惕的眼睛中,走到劉邦身邊,輕聲說道:
“陛下,此時風大雪急,還是下城歇著吧……反正陛下在此,給匈奴人長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前來攻城!”
劉邦雙手撐在城牆上,向北眺望:“可他們不進攻,咱們也出不去啊……”
在他眺望的方向,即便是此刻雪霧濛濛,也依舊可以看到有幾束沖天而起的黑煙。
烽火!
按照規定,前方那些尚未淪陷的善無縣、武州塞這樣的城池要塞,需要在早晚各燃起一束烽煙,以此來報平安。
韓王信輕聲說道:“等到太子殿下發起進攻,擊退了圍攻上郡的匈奴人,這裡的匈奴人自然就不戰而退了。”
“但願那個小崽子能行吧……”劉邦向西望去,嘴上雖然不客氣,但眼神中卻滿是關切。
韓王信也早就已經為人父,平日裡和別人談起幾個兒子的時候也是這種語氣,因此對於劉邦此刻的‘傲嬌’心知肚明,笑著說道:
“太子殿下英武剛毅,聰穎過人,又有淮陰侯在旁出謀劃策,絳候、信武侯統領軍隊,別說只是解圍上郡了,就算是訊息傳來,太子領兵打下匈奴王庭,臣也絕對不會覺得奇怪……”
“嗯,你別說,他們還真有這個計劃。”劉邦輕描澹寫的說著,渾然不顧及身邊的韓王信一副遭雷噼了的神情,繼續說道:“所以我才親至這三晉之地,為的就是前出配合他們作戰!”
嗯,三晉之地,也就是後世的山西省是天下之嵴,對於定都北方的王朝來說,這個鎮是極其重要的,有鼎定乾坤的作用。
說到這裡,劉邦頓時覺得氣不打一處來,憤憤說道:
“啊,你來說!這世上是皇帝大還是太子大?是爹大還是兒子大?怎麼朕這個皇帝居然淪落到要給太子做裨將的地步了?”
韓王信偷眼看了看劉邦,絲毫沒有接茬的慾望。
順著劉邦說,很有可能會拍馬屁拍到馬腿上,而最重要的是,這話要是傳到劉盈耳中,他就慘了……
畢竟,劉盈的小氣記仇是出了名的……
要是不接茬,就算是惹了劉邦,但劉邦乃寬厚長者,想來應該不會記仇太久……
只不過在韓王信心如電轉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默默走過來的夏侯嬰,在聽到劉邦發牢騷之後,又悄無聲息的轉身離開。
在夏侯嬰看來,韓王信純粹是失了智了,面對著這種局面還敢留在原地,難道他就不知道雍齒、王陵的遭遇,以及曹參是狗的典故?
於是,劉邦轉頭,看著沉默不語的韓王信,越發覺得氣憤:“嗯?莫非連你也覺得朕老了,應該退位讓賢?”
韓王信眨了眨眼睛,滿臉困惑的神情,有些跟不上劉邦有些跳脫的思維。
然後,他越發的緘口不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