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在攻克了九原城(內蒙古包頭)之後,開始分兵,步兵在周勃統領下沿著封凍的大河繼續向東,而其餘的三萬騎兵則跟隨劉盈南下,沿著依舊清晰可辨的秦直道直奔上郡而來。

此時,膚施縣北,後世裡被稱為毛烏素沙漠,如今還芳草萋萋的地方。

數以萬計的騎兵在一聲聲尖銳的哨音指引下分散開來,賓士往復,進行著攻擊前最後的排兵佈陣。

死纏爛打下終於獲得出戰機會的戎狄騎兵在預設的戰場中央逡巡,六個千人騎兵大隊已經擺開陣勢,只待衝鋒的號角聲響起,就撲向對面的匈奴人。

殺敵,以及赴死!

在一群身高普遍在一米八五的精銳騎士最前端的,是穿著一身銀色板鍊甲的劉盈,雖然他的身材在身後那群壯漢的映襯下顯得有些瘦弱,但裁剪得當,做工考究的盔甲還是賦予了他幾分剽悍之意。

雪後初晴的陽光下,讓他那張經受風霜而微黑的小臉顯得星眸朗目,英氣勃勃。

不過那些準備殺敵赴死的戎狄騎兵,卻並沒有將視線投向他,而是大多直愣愣的看著騎馬立在他身側的張不疑。

那廝極為騷包的穿著一身靛藍色窄袖長袍,外罩銀鱗扎甲,胸前還點綴著兩塊亮閃閃的護心鏡,兜鍪及護項上飾著純白色的銀狐毛,頭頂銀盔上一束長長的猩紅色馬尾飄蕩,襯得他面如冠玉,唇紅齒白,頗有幾分後世戲曲中的穆桂英的既視感……

“呸!”

劉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鄙視了那個搶自己風頭的騷包男,奮力搖動手中戰旗,向看著他的傳令兵下達總攻的指令。

頃刻間,嗚咆的號角聲和低低如殷雷的戰鼓聲驟然激昂,讓所有人心頭一震,湧起熱血沸騰之感。

那些貪婪的欣賞著‘男色’的戎狄騎兵收斂心神,策馬前行,鐵蹄隆隆,他們先是緩緩前行,待與後陣拉開距離便策馬輕馳起來,彷彿一座座移動的鋼鐵叢林,長戟前指,戰刀出鞘,沒有人喊,沒有馬嘶,肅穆中掀起衝宵的殺氣……

……………………

匈奴人的駐地中,白羊王和樓煩王在慌亂中策馬逡巡。

事到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逃跑,亦或是戰鬥。

漢軍騎兵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切斷了他們逃向大漠草原的道路,對於這裡的匈奴人來說,要麼分散繞開眼前這堅城一座的膚施縣,前往人口更加稠密,且早已經堅壁清野的上郡等死,要麼就奮起反抗,衝開一條逃回北方草原的道路。

這時候的長城大多是夯土城牆,很多地方也只有一人多高,但這就夠了。

畢竟這種高度人可以輕鬆爬過去,但馬就跳不過去了。

尤其是匈奴人此刻彙集了好幾萬騎兵的大兵團,沒有個兩三天的功夫,不足以在長城上鑿開一道足夠讓他們順利透過的口子!

因此,就只有拼死一戰這個選項了。

嗯,其實還可以直接投降,但他們從漢軍此刻拉開的架勢判斷,很明顯不會輕易接受他們投降……

於是,在一聲聲如同狼嚎般的牛角號聲中,匈奴騎兵開始緩緩結陣,向著疾衝而來的戎狄騎兵發起反衝鋒。

剎那間,羽箭破空飛舞,密集如同蝗蟲鋪天蓋地。

衝鋒中的戎狄騎兵雖然追求的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但卻並不會盲目赴死,他們舉起手臂擋在臉前,用臂甲遮擋流矢,至於射向他們的身體的羽箭,則完全交給身上這套烏黑厚實的鐵質扎甲。

但對面的匈奴人就沒有這種赴死的精神了,騎術超群者紛紛架起盾牌鐙裡藏身,儘可能的躲避著從天而降的箭矢,至於那些馬術差一點的則雙手舉起盾牌,然後就看到許多倒黴蛋被箭矢攜帶的動能和勢能從馬背上推了下去,被猝不及防的自己人踩成了重傷……

畢竟,他們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

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數以萬計的騎兵就糾纏在了一起,開始近距離的肉搏戰。

馬上作戰,雙方都在以一個相對高的速度進行對沖,生死往往只在一瞬,只不過鎧甲厚的一方大機率能獲得第二條命、第三條命……

膚施縣中,穿著一身厚重鎧甲的林摯站在城門洞後,跳著腳在痛罵中行説。

中行説之前為了防範匈奴人打破城門,所以特意讓人搬了許多沙袋之類的雜物將城門堵住,如今反攻開始,想要出城廝殺的上郡騎兵就被自己人堵在了城中……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