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長安城,東宮。

劉盈站在角樓上,雙手抱臂,有些無奈的看著遠處一道道沖天而起的烽煙。

“這才過幾天安生日子啊!”

“煩不煩!”

這一刻,他有些理解了漢武帝為什麼海內虛耗也要死磕匈奴的原因了。

畢竟農耕和遊牧之間的矛盾,在短時間內不可調和。

其實遊牧文明出現的時間很短,以中國這邊為例,在公元前三千年之前,大家普遍都是農耕,部族的遷徙,也大多是因為水旱災害以及戰爭這樣的天災人禍。

比如古羌人分化為藏人和漢人,就是因為喜馬拉雅大地震,導致發洪水,於是一部分的古羌人向高原遷徙,不斷的適應高海拔的生活方式,演變為後來的藏人。

嗯,生活在高原的藏人,尤其是藏族女人和平原的漢人之間身體結構略有不同,高原低氧環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於是母體會做出相應進化,不至於頻頻流產。

也因此,後世的轉移支付就很有必要,相應的政策傾斜也很有必要。

而遊牧民族的產生,則是因為公元前兩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的一次全球範圍氣候乾冷,這導致了北方地區的人群不得不轉向畜牧,農牧混合的生產方式。

所以,其實直到春秋中晚期,才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

面對著遊牧人群的到處遊蕩,周王朝統治下的封邦自發或半自發的形成了具有共同祖源記憶的諸夏。

然後,就有了尊王攘夷。

華夏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而為了徹底壟斷中原地區的農業資源,也就是土地,北方靠近遊牧民族的諸侯國開始修建長城,將處於畜牧、遊牧混合經濟的人群也徹底逼向了遊牧民族。

就此,長城內外,形成了兩個原本同源,但現在卻截然不同的世界。

劉盈不知道為什麼匈奴人又再度南下,但管他呢,就像是那句歌詞唱的那樣,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於是他拔腿就跑,同時不忘大聲對跟著他一起跑的韓談說道:“去讓人把我的‘天策上將軍’大旗,還有‘徵北將軍’大旗準備上……”

他奔跑的方向,自然是和東宮一宮之隔的長樂宮。

那裡,鼓聲隆隆,在召集著長安城中的能征慣戰之將!

……………………………………

長樂宮,宣室殿。

劉邦端坐在帝座之上,看著手持兩面大旗昂首走進的劉盈,突然覺得頭有點疼……

“吔?我又是第一個?”劉盈晃了晃手中的大旗,抬頭看著用手指按壓著太陽穴的劉邦,大大咧咧的說道:“拜見陛下,恕末將騰不出手,無法全禮了!”

說完,他也不等劉邦做出什麼反應,直接走到丹陛之下,面朝著殿門的方向坐好。

劉邦深呼吸兩口,平息了自己想要暴打自家小崽子的衝動,勸說著自己這是親生的,親生的……

片刻之後,當劉盈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殿門外響起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除了特許劍履上殿的盧綰、劉交、劉賈外,其餘眾多將領都在門外手忙腳亂的脫掉鞋子,上交佩劍。

“嗯?又換了一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