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説重重點頭,雖然什麼話也沒有說,但臉上的神情還是告訴了劉盈他的想法。

明白了,一定辦好!

劉盈望了一眼中行説匆匆離去的背影,旋即轉過頭來繼續看著眼前的歌舞和加冠禮。

其實他之前曾經有過想法,想要直接找個由頭賜死中行説。

畢竟這廝在歷史上是個漢奸!

但劉盈轉念又想了想,中行説這個漢奸其實有情可原。

畢竟人家最初的想法就是留在漢宮之中,雖然苦點累點,但卻吃喝不愁,且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這是在這個沒有宦官掌權的時代,一個閹人最樸素,也最真實的想法。

但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朝廷要嫁公主給匈奴,而公主需要有牌面,也就是需要有陪嫁的太監和宮女。

所以,中行説這種沒什麼後臺的摸魚黨就成了最佳選擇。

按理說跟著公主去往匈奴也不是一件太壞的差事,但問題的關鍵是,這並不是真正的公主!

這種事情早晚會被匈奴人知曉,而一旦東窗事發,公主下場堪憂,那麼這些跟隨公主一同前往的陪嫁,尤其是中行説這樣的沒有生育能力的閹人,只怕一個也活不了!

所以,在百般推脫不能之後,中行説的黑化也可以理解。

用一些感性的話來說,就是漢朝沒給他選的機會,偏偏他還有能力報復!

被家人送入宮中,當了太監,不能成家,無兒無女,已經是人生無望,然後,連苟活也不可能,要被當成物件打發到匈奴苦寒之地。

這,公平嗎?

………………………………

東海之濱,夜邑港。

波濤洶湧的大海上,一條懸掛著黑色船帆的海船破浪而來。

片刻之後,海船靠岸停穩,掛上纜繩開始卸貨。

這是一條從鯨島運糧回來的大船,火山灰堆積而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再加上充沛的降雨,這就導致了很多即便是第一年才開墾出來的土地,畝產量超過了中原那些耕耘了很多年的旱田。

而當地人多是食草民族,對於糧食的需求量也不大,所以多餘的糧食自然不能浪費,要運到糧食消耗量比較大的地方。

比如夜邑金礦。

這麼些年過去了,如今還在夜邑淘金的淘金客已經變得機靈了起來,他們懂得了節儉這兩個字。

許多人都選擇賺了錢之後,在金礦周邊買房子田地,成家立業,農忙的時候種田,閒下來之後再去金礦上班。

所以,為了穩定金礦的產出,自然要提高隸臣的數量,比如那些身材矮小,只在正常人三分之二身高的倭人。

因此,糧食也算是取之於廝,用之於廝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