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劉盈:栓Q……(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原郡,離石縣東(今山西呂梁)。
時值深秋,天高雲澹,層林盡染,遠遠望去,層巒疊嶂之上已然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
山間河谷之中的道路上,行進著一支首尾不相見的龐大軍團。
這,正是劉邦北巡的車駕。
軍運會順利閉幕,本著‘強幹弱枝’的政策,所有在運動會上出色發揮的佼佼者,按照身份爵位不同,分別編入了漢國直屬的‘郎衛’和‘兵衛’的序列。
郎衛由郎中令統領,主要充當劉邦出行時的貼身警衛,那些日常扛著跟長戟組成人牆,大聲吆喝‘警’的就是他們,不過近水樓臺,如果有本事,很快就能脫穎而出,扶搖直上。
比如和珅。
兵衛則歸屬於衛尉,負責把守宮門,檢察門籍,以及皇帝出行時的儀仗隨扈,大體類似於明朝時不承擔特務任務的錦衣衛,以及清朝的鑾儀衛。
遠處的群山之巔,升起一面碩大的黑色軍旗,迎風招展左右搖擺。
這是一面聯絡用的旗幟,在行軍時用於前軍與後軍的聯絡。
比如此前一直在山頭上搖曳的青色旗幟和黃色旗幟,就代表著前方都是山林,道路暢通無阻,示意後軍可以隨意通行。
而此時升起的黑色旗幟,並且和黃色旗幟一起升起,就意味著前方有河流阻路,需要架橋或是尋找渡船才能透過。
不過中軍和後軍並沒有因為山頭上升起的黑色旗幟而停下行軍,這是因為這裡是離石縣,也就是戰國時期的離石要塞,西邊有渡過黃河的浮橋,可以毫不費力的渡河抵達上郡。
此地就是歷史上的河西之地,只是在很久以前並不屬於秦、晉任何一國,當戎狄人被融合後,北邊一部被晉國控制,南邊則被秦國佔據。
此後秦晉雙方就始終圍繞著這裡互相博弈,不過卻並沒有真刀真槍的幹起來,直到秦穆公讓孟明視率軍跨過函谷關長途奔襲鄭國……
嗯,鄭國屬實是老倒黴蛋了,除了雄起了一波外,剩下的就是被周邊的秦、晉、齊、楚等強國輪番毆打……
當然了,孟明視這一波並沒有滅了鄭國,畢竟有‘弦高犒師’,所以孟明視為了回國交差,順手滅了晉國的屬國滑國……
於是,就有了淆之戰,以及之後的秦軍戰敗的彭衙之戰,還有秦國最終獲勝的王官之戰。
等到了三家分晉時期,秦國趁著動亂,將國境線推到了離石附近,趙國為了防範秦國北上,於是修建了離石要塞。
只不過沒等到趙國和秦國交戰,南邊的魏國先一步暴打了秦國一頓,將被秦國佔據的河西之地重新奪了回來,於是就有了秦孝公的求賢令,以及商鞅變法……
……………………………………
離石渡口,正在等待按部就班渡河的時候,劉盈耳邊忽然響起了劉邦那標誌性的沛泗口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劉盈啪的一聲摔掉手中毛筆,憤然站起,準備去收那老傢伙的版權費。
但在他對面,呂澤輕輕‘嗯’了一聲,讓劉盈不得不乖乖坐好,重新撿起毛筆伏桉書寫。
他,正在練字……
劉邦北巡過後就要返回長安城過年,某個妹控就假借著反正很快就要去朝賀新年,所以就不返回封地,而是跟著北巡的車隊一起行進。
所以,劉盈就再一次體會到了被暑假作業支配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