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盈:大炮開兮轟他娘……(第1/2頁)
章節報錯
八月,雖然還很燥熱,但撲面而來的風卻有了幾分涼意。
劉盈信馬由韁,臉上露出了一本滿足的神情。
他所在的位置,是現如今被稱作‘祖澤’,而後世名為白洋淀的地方。
因之前燕國生產力不發達,再加上此地相對處於邊邊角角,所以並沒有得到開發,目之所及汪洋浩渺,勢連天際,水網縱橫,撥開蘆葦蕩,水泡子裡遍地都是一兩尺長的大魚!
劉盈的一本滿足,在於這些魚全都是他的!
之前盧綰大手一揮,隨便讓他跑馬圈地,所以他自然不會放過白洋淀這個好地方。
只不過他並不打算在白洋淀周邊墾荒種地,而是用作馬場,飼養選育那些從東胡交易而來的森林系冷血馬。
匈奴人的草原馬,以及關中自己繁育和西域運來的河曲馬、大宛馬,這些都屬於是熱血馬,性格活潑,奔跑速度快,適合用作戰馬。
而冷血馬具有龐大的身軀與骨架,力量和耐力出眾,安靜且沉穩,最容易操控。
劉盈要的,就是它們相較於熱血馬更加高大的體型和力量。
最多一年時間,劉盈將擁有八條滿載排水量在一百噸左右的卡拉維爾帆船,這樣就可以保證可以將殖民地和帝國連線在一起。
對於殖民地,劉盈借鑑了某人類的明燈照料原住民的方式,以及某勇於爭當第三名的某大國的內部治理方式,摸索出了一條最適合鯨島人的模式。
比如修建保留地,將工業產品傾銷給他們,然後利用他們將許多蠻荒之地開發出來,然後再將他們遷往下一個保留地……
再比如告訴他們,他們自古都是食草的民族,所以日常不能吃肉,並且要向吃肉的漢人獻上忠誠,以順從漢人的命令為榮,以違逆漢人的指令為恥……
而這種恥辱,需要切腹自盡!
再就是鯨島人畏懼並順從強者,所以在劉盈的默許下,鍾離昧不斷在島上炫耀武力,並且籌建協防軍,挑唆熟番進攻生番,獲取勞動力。
當然了,凡事都需要剛柔相濟,一味的壓迫只能適得其反。
所以前往鯨島之上的人群中,還有許多飽讀詩書的儒生,他們是去教育鯨島人的小孩子說漢語、識漢字,培養忠君愛國的理念,之後挑選忠誠度高的進入鯨島總督府,成為‘人樣子’,以此來證明漢軍並不是一味索取……
如此,有了完善的制度,有了足夠的武力保障,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鯨島的銀礦將很快被挖出來,然後就地冶煉運回夜邑港,之後再用這些‘馬力’更大的冷血馬拉車送到關中的鑄幣工坊融化成銀板,壓成銀元。
只不過現在仍然處於貨幣準備階段,銀元還沒有在市面上流通。
畢竟這時候很多地方的商業還處於以物易物階段,要讓他們一下子接受新興事物,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劉盈的想法是等到儲備了一定量的銀元之後,再透過行政手段,也就是徵收人頭稅的時候不收銅錢,而只收銀元的方式,來讓銀元成為和五銖錢一樣的流通貨幣。
但有些地方例外。
西域商團。
劉盈很清楚西域商團的最終目的地,是地中海沿線的希臘城邦、以及繼業者們建立的希臘化國家。
這些國家使用的貨幣,正是打製的銀幣。
當劉盈手中積攢了一些銀元之後,就不再和西域商團們以物易物,而是指定用銀元進行交易。
如今的漢帝國是一個出口多於進口的國家,當銀元被制定為唯一合法貨幣之後,西域商團手中積攢的各式各樣的銀幣就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將手中的銀幣拿到官方鑄幣工坊稱重,然後兌換成漢帝國統一制式的銀元,就可以在指定的商鋪中購買想要購買的商品。
漢國獲得實惠,西域商團獲得便利。
雙贏。
至於貿易出口國的貨幣會隨著絲綢之路逆流到地中海世界,漸漸取代當地人規格不一的貨幣,成為民間流通的主要貨幣這件事情,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而從鯨島運回來的另一個土特產,硫磺,這其實才是劉盈格外看重的東西。
漢帝國本土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天然硫磺礦石,想要獲取硫磺的最靠譜方法,就是從硫鐵礦中間接提取。
嗯,其實一直到明朝和清朝年間,中原這邊的熱兵器軍隊用來配置火藥的硫磺,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從本子進口的。
如今劉盈得到了硫磺的穩定來源,自然而然的就輪到火藥這種大殺器閃亮登場的時刻了。
黑火藥三大件裡,硫磺有了,木炭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