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水以東,九嵕(zōng)山。

嵕者,山樑也,因此處山脈有‘一峰突兀,九梁環拱’之勢,所以得名為九嵕山。

嗯,李二的昭陵就在這裡。

劉盈漫步在山腳之下,身後跟著涇渭分明的兩隊人。

其中一隊年齡偏小,雖然膚色黝黑手腳粗大,但從滿臉的稚氣就可以看出,這幫人中最大的不過弱冠之年。

這是大漢公學的學生,劉盈因為個人的經歷,往日裡和他們很親近,所以他們走到哪裡,都是腦袋微揚,滿臉驕傲的樣子。

只不過從他們肩膀上扛著的器械來看,這是一群土木狗……

今天他們跟著劉盈來這裡,是來做測繪,然後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

修渠。

準確的說,是在發源自北方山區並注入涇水的甘谷水旁,挖一條通向渭水的水渠。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周邊幾個縣的灌溉面積,而且還可以給渭水補充一定的水量,好將積澱的泥沙沖走,方便渭水通航,轉運糧食及工業產品。

而且他們不光是修渠,還要再設計若干人工水庫,方便調節水量,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

當然了,如果條件合適,還會預留下水力發電站的位置。

雖然這些工程聽起來很難,有一種勞民傷財的既視感。

但古人修運河水渠之所以很費勁,往往留下罪在當代的罵名,其主要因素在於不知道如何有效測量海拔高差,以至於後世編纂的一部《中國水利史》中,出現最為頻繁的一些字,就是‘水不通’、‘不能通’……

想想吧,在農業社會,徵調成千上萬民夫大幹了十年八年,消耗了國帑無數,再加上不人道的管理方式,以至於民夫死傷無數,關鍵是付出瞭如此慘痛的代價,最後水渠運河神馬的還沒有通水……

所以,莫道石人一隻眼的事情自然就時有發生。

而現在,有了劉盈搞出的初級版水準儀和遊標經緯儀,雖然精度還是不高,但測量高差繪製地圖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反正關中是一塊凹陷的盆地,水流天然會向盆地中心流淌,水渠的設計圖紙誤差個十米八米的,影響不大……

劉盈和如他當年那般驕傲的小萌新交待了幾句,然後帶領另一隊人沿著九嵕山的山腳向東而去。

那裡,矗立著一座廢棄的秦國宮殿。

望夷宮。

嗯,就是留下了指鹿為馬,以及胡亥被趙高幹掉的那一座宮殿。

這裡在秦國早期,是抵禦北方義渠以及其他戎狄部落南下入侵的一座前線指揮部和堡壘。

但後來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後,秦國將北方的邊境拓展到了內蒙和寧夏一線,望夷宮就從堡壘變成了專屬於秦王享受的園囿。

只可惜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望夷宮逃過了被戎狄焚燬,卻沒有躲過南蠻(注一)的毒手,最終被洗劫一空,化為廢墟。

劉盈這次來,自然是想要將這裡利用起來,比如修建一片休閒度假山莊,然後高價賣給那幫賊有錢的暴發戶。

比如樊噲、周勃、夏侯嬰,以及自廢王號的臧荼、申陽和賴在櫟陽不走的代王劉喜,想要朝拜劉邦之時有個安穩住所的楚王劉交、荊王劉賈等諸侯王。

也因此,他才會親自帶隊來這裡搞測繪,然後給出具體的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