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九年冬十月初一,長安城。

今天是春節的第一天,也同樣是劉邦正式從櫟陽城遷都到此的第一天。

大概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長樂宮外的廣場上就聚齊起了黑壓壓的人群,這些都是來參加新年大朝會的諸侯王和食祿在六百石以上的大臣。

嗯,閩越王騶無諸剛剛走到回家的路上,就又被劉邦叫了回來,可謂是老倒黴蛋了……

不過和往常新年大朝會時的人聲鼎沸不同,今天廣場上雖然也是人山人海,但除了當做新年禮物贈送給劉邦的大雁雞鴨等動物偶爾發出一些聲音,其餘人全都是規規矩矩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這正是叔孫通抓著他們操練了半個多月的成果。

但更為重要的是,叔孫通提前找御史大夫周苛借了二十多個御史,一手持筆一手持簿冊,如同監考老師般不停遊走在人群之中。

按照叔孫通奏請過劉邦之後頒佈的規則,有喧譁吵鬧者,罰金一百,降爵一級!

這一下,算是把這幫散漫的傢伙給治住了……

劉盈對此表示舉雙手支援。

往常上朝的時候,基本上是劉邦坐在丹陛之上大聲說,下面的大臣功候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說,最過分的是有人在袖囊裡藏了酒肉,靠在柱子上偷偷摸摸的一口酒一口肉醉生夢死不亦樂乎……

這讓劉盈恍忽之間覺得並不是身在會堂,而是穿越回了曾經的課堂。

所以他時常有所暢想,如果他的位置不是在劉邦的眼皮子底下,他說啥也要在角落裡支上火爐涮點羊肉……

當清晨第一線陽光灑下的時候,長樂宮南的大道上快速走近一隊兩萬多人的兵團,旌旗蔽日,矛戟如林,鐵蹄隆隆,戰車滾滾。

這,是為了今天的大朝會撐場面的氣氛組。

當身披重甲的軍士絡繹不絕的走來之時,即便是此前雖然面上沒有絲毫情緒,但內心卻很不以為然的諸侯王,也變得心中一凜,神情莊嚴肅穆了起來。

等到所有的戰車、騎士、步兵在長樂宮道路兩側列陣完畢,內部的亭臺樓閣上遍佈手持長戟,威武雄壯的甲士之後,一名頭戴高山冠、身穿土黃色衣服的謁者走入,輕聲長吟:

“趨——”

於是等在宮外的大臣們將手中的禮物交給門口的侍者,按照之前排定好的順序依次走入宮門,穿過長長的甬道,在列陣兩側的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注視下,有些戰戰兢兢腿腳發軟的走到大殿前的平臺上。

嗯,也有可能是累的。

畢竟長樂宮前殿是修建在秦國興樂宮的基礎上,臺基高十二丈,相當於徒步登上了九層樓的高度……

這時候,臚傳之呼聲從大殿內迭次傳出,如天音呼喚,莊嚴肅穆。

一隊隊手持長戟,頭戴爵弁身穿扎甲禮服的中郎、郎中整肅開出,從大殿門口分列兩廂直達丹陛之下,在廣廈之中形成一條寬闊的甬道。

然後,悠揚的鐘鼓雅樂響起。

從殿中再次走出的謁者開始引領諸侯王及大臣走進長樂宮前殿,諸侯王及不在中央擔任官職的功候以楚王劉交、齊王劉肥為首,按照食邑多寡站在丹陛左側,面朝西方站定;而文武大臣則以相國蕭何為首,按照食祿多少站在丹陛右側,面朝東方站定。

等到所有人都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謁者僕射高聲長呼:

“皇帝御駕,起——”

幾名臚傳遂接連高呼,呼聲迭次向後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