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眺望著遠處拔地而起的泰山,劉盈心中還是有些意難平。

封禪泰山。

這個逼劉盈一直是打算自己裝的,沒想到被劉邦搶了先!

所謂‘封’,指的是築土壇祭天,而‘禪’,指的是祭地,既在平地之上舉行祭祀。

封禪,就是人間帝王一統天下或者做出了其他的壯舉之後,向天地報告自己的功績,自己管轄之下的文治武功盛況。

在宋朝之前,封建統治者還都要臉,並不是誰都敢去封禪泰山。

比如春秋五霸的齊桓公,他本著近水樓臺的想法,想去封禪一下泰山,結果卻遭到了齊相管仲的極力反對。

原因很簡單,九合諸侯的功勞雖然大,但齊國卻並沒有取代周朝,成為天下宗主。

所以,這個逼裝不得!

至於劉邦想來封禪泰山,自然是因為他終結了亂世,開創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大漢帝國,尤其是他的前任,也就是他的同齡人始皇帝也曾經封禪泰山。

大丈夫當如是也!

這個逼,自然不能不裝!

嗯,在原有的歷史上,除了始皇帝和漢武帝之外,整個秦漢這幾百年裡就只有光武帝劉秀進行過封禪泰山的活動。

可封禪本質上是王朝更替,帝王受命易姓後,功成封禪。

所以劉秀的封禪行為屬於不合乎禮法,被當時的官員士人噴成了狗……

再然後,就是直到600餘年之後的唐朝,才有繼任者再度封禪。

李治,以及他的敗家孫子唐明皇……

嗯,武則天是去的嵩山。

最後為封禪泰山畫上句點的,則是簽訂了檀淵之盟的宋真宗。

從此,無論是後來的封建統治者做出了多麼宏大的文治武功,也沒有人再來泰山湊這個熱鬧了!

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想來,宋真宗的那些同行應該也是這麼想的。

在心中鄙視了鐵血強宋一番後,劉盈看了一眼正在泰山腳下忙忙碌碌的人群,調轉馬頭向遠處的行宮而去。

那座行宮據說是當年始皇帝為了封禪泰山而修建的,只不過在秦末的戰爭中大部分已經損毀,許多散落在地上樑柱磚瓦都被當地的百姓搬回家裡壘豬圈了……

但整體的框架還在,尤其是那幾間高大的正殿,雖然內裡的裝飾同樣被亂軍流民洗劫一空,然而簡單修一修還是能住人。

至少,比住帳篷舒服。

“參見殿下!”輪值在宮外的靳歙快步迎了上來,抱拳行禮後從劉盈手中接過韁繩。

劉盈點頭還禮,旋即踩著一個小凳子從馬背上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