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劉盈:大師兄鎖住了何金銀……(第1/2頁)
章節報錯
應氏走後,劉太公轉身進入殿後的房間內收拾行裝。
兩天之後,就是他們要要從皇宮之中搬走,前往新豐城居住的日子。
雖然這裡的中陽裡是劉盈按照豐邑的中陽裡一比一還原的,並沒有櫟陽宮的富麗堂皇,但老頭對此表示舉雙手雙腳贊成。
原因很簡單,中陽裡是他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而劉盈更是將原有的中陽里居民也全部遷徙到了新豐城之中,免除兵役徭役以及一切賦稅。
嗯,世襲。
這一點,讓劉太公覺得很有面子。
畢竟,他從前的那些老兄弟們的子子孫孫,將會因為他的子子孫孫而享受代代相傳的特權。
當然了,現如今的中陽裡的年青一代基本上人人都有很高的爵位,也不在乎免不免賦稅徭役。
比如某個姓盧的,以及曾經住在劉邦家隔壁的劉賈,都已經當王了……
劉太公看著鋪滿了一地的華麗衣服,嘆息搖頭,造孽啊,這才當了幾年的人上人,居然就添置了十輩子都穿不完的衣服。
這,有悖於農家的精神……
於是他將滿地的絲綢衣服疊放整齊,準備拿去變賣,然後將錢捐獻給大漢公學,用於給那些在歷次戰爭中成為孤兒的小孩子充當學費和生活費。
不過有一件衣服例外。
那就是他壽辰的時候,虞姬親手給他縫製的那一件萬壽衣。
雖說古人在寬袍大袖的理念下,衣服通常都會顯得極其肥大,比如這件萬壽衣,完全展開之後寬度在兩米五。(注一)
但要想在這方寸之間繡滿這麼多個‘壽’字,花費的功夫和心思可想而知。
所以,雖然知道虞姬別有所求,但劉太公還是滿心歡喜的讓她得償所願。
劉太公身後,幛幔掀起,太上皇后李氏走了出來,看著忙忙碌碌中的劉太公,臉上先是浮現出了看待小孩子的微笑。
這老頭,也太猴急了……
不過她旋即緩緩走到劉太公身邊,輕聲說道:“你把老二媳婦就這麼趕了出去,是不是有些不妥?人家現在畢竟也是代國王后了……”
劉太公頭也不回:“有什麼不妥?她當了代王后很了不起?沒有老三她能當上代王后?告訴你,她就是到了天上,也只不過是我劉家的媳婦!我難道還要給她留面子?”
李氏輕嘆一聲說道:“話是這麼說的沒錯,但人家好歹也給你養了個大孫子不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劉太公依然不回頭,只是咬著後槽牙說道:“你不說這個我還不生氣,你知道那個小兔崽子在代國都做了什麼?”
李氏搖了搖頭。
劉太公壓低聲音,似乎是在自言自話:“那幾個宮人做錯了什麼?非要活活打死不可?”
他說到這裡,雙拳攥緊,吹鬍子瞪眼睛的憤怒不已。
也就是他現在上了年紀,所以格外重視家人親人,若是十幾二十年前,只怕早就親手將劉鼻活活打死,來給那幾個宮人償命了!
這是他那時候的處世信仰,也是農家的教導。
農家學說不適宜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有些類似於後世想象中的烏托邦,比如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貴賤,無論是君王還是普通的農民,同吃同住,觸犯法律也會受到同樣的懲罰……
聽到劉太公說的話,李氏情不自禁的向後退了兩步,臉色變得有些蒼白。
劉太公年輕的時候曾經遊學天下,但李氏作為一個女人,卻並沒有那麼寬廣的見識,她此時雖然已經是太上皇后,但還保留著鄉間女子的溫柔和善良。
嗯,這一點就是她受到劉邦尊敬,只尊奉自己親孃為夫人,然後尊李氏為太上皇后的原因。
所以此刻李氏勐然聽說那個在她面前溫順謙遜的孫兒居然打殺了好幾個宮人,心中的驚訝可想而知。
她咬了咬嘴唇問道:“真的?”
劉太公一聲冷笑:“當然是真的,他們以為誰也不說,就可以瞞過我?告訴你,以後我做的決定,你少在一旁指手畫腳!當初要不是你,那個女人也不會進了我劉家的門!”
“兒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那個兔崽子是個那樣的性格,和她那個愚蠢短視的娘脫不開干係!你看看我乖孫……”
他轉過頭,正想要和李氏吹捧幾句劉盈,李氏卻笑著插嘴道:“用上天賜給你家的麒麟兒來類比其他孫兒,是不是太欺負人了?你不是也說了嗎,兒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老二媳婦哪裡能比得上老三媳婦?”
李氏從過去到現在都一直對呂雉很滿意,尤其是現在,更是將呂雉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對待。
李氏和劉太公在一起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正是劉交,女兒的年齡要比劉邦還要大幾歲,只可惜多年前就因為難產而離世了。
劉邦尊劉太公為太上皇的時候,同時也追封了自己唯一的姐姐為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