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劉盈:愛大漢,愛衛生!(第1/3頁)
章節報錯
齊國,臨淄。
新年已過,按照當初定下的日期,今天正是第一批遷往關中的田氏族人出發的日子。
細雨紛紛,行人斷腸。
只不過在總體的悲慼之中,有許多田氏族人臉上卻洋溢起來笑容。
幸災樂禍的笑容。
雖然大家都因為遷豪令而倒了黴,但人類所固有的劣根性,只要別人比自己更倒黴,那麼自己的悲慘就不算什麼了……
嗯,他們現在雖然還是田氏,卻已經更名改姓了。
第一批從齊地出發的田氏族人,改姓‘第一’,第二批則改姓‘第二’,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批的‘第八’。
此舉,只為了在將來的一天,田氏能夠再度聚合,重現祖先的榮耀!
但,這只是家族中的那些老古董的想法,年青一代的田氏族人,依然以‘田’為姓名。
因為這次的遷移,其實是一次機會,一次能夠擺脫家族中的這些老族長管控,憑藉自己的雙手闖出一片天的機會!
和那些拿著錢藏在地窖裡,隔三差五數上一遍然後一本滿足的守財奴不一樣,這些年輕人大多以劉盈為榜樣,時刻會模彷劉盈在齊地的所作所為。
比如同樣都是賤賣家產,但這些新生代卻並沒有把錢兌換成金磚藏在身上,而是選擇直接兌換成錢票,然後讓家裡的管事前去關中買地。
嗯,主要是荒地和旱地。
畢竟一畝水澆地的低價是旱地的好幾倍,荒地的十幾倍,但每年產出卻並沒有那麼多,圖的是一個細水長流。
而他們買下的土地,也並不打算種植小麥粟米等主糧,而是準備播種牧草和其他高產但口感不好的雜糧。
然後在土地上興辦養殖場,用來養殖豬、牛之類對土地需求不大的牲畜。
隨著關中的人口越來越多,準確的說是遷豪令下,關中很快會變得富庶起來。
有錢人多了,肉食的消耗量自然很大。
這時候興辦養殖場是一個正正好的時間點,三五年之後,種群規模有了,相應的產出飼料的土地也變得肥沃了起來。
然後,就是躺著等賺錢了……
這是他們從劉盈在齊地大量圈地,建立養殖園的事情上得到的靈感。
畢竟市場經濟價高者得,齊地養殖的牲畜有絕大多數都是要送到關中去,給那裡的達官貴人,以及富商大賈享用的。
而如果他們將養殖場建在關中,就可以憑藉著更低的運輸成本賺取更大的利潤!
嗯,其實小種群的飼養牲畜,對於疫苗的需求量其實並不大。
簡單來說病原體是廣泛存在於環境和牲畜體表的,只不過這些致病菌都被牲畜自身的免疫系統給幹掉了。
幾十幾百頭的小規模飼養狀態下,頂多一隻牲畜被其他兩三隻身上的病原體傳染,這對於免疫系統來說就是日常宰幾個菜雞罷了……
也就是說生物本身的免疫系統足以遏制病原體的進一步發展,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相當一部分病原體產生並傳播給同類,而同類不發病的原因也是因為它們身上也有著免疫系統的存在。
只有種群規模足夠大,比如上千只上萬只牲畜同時擠在一起,一隻牲畜要面臨成百上千只同類的感染,免疫系統自然就忙不過來了。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疫苗或是藥物的介入,侵入牲畜體內的病原體就有極大機率挺過繁殖期進入增長期。
然後,呈指數增長的病原體憑藉數量優勢壓垮免疫系統。
此時,零號感染體出現。
接著,佔領了零號感染體的病原體會依靠豐富的資源開始大肆增長,而零號感染體傳播出的病原體密度也比健康的牲畜要大得多,然後就是一號感染體,二號感染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