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城向北,是雁門郡的治所,曾經名為善無縣的地方。

之所以說是曾經,是因為隨著秦帝國的崩塌,北方的邊境被匈奴婁煩等草原遊牧不斷侵蝕,這座曾經戶口上萬的大縣,如今已經淪為一片廢墟。

縣城舊址旁邊的峭壁上,修葺著一座上下兩層的烽火臺。

清晨,看守烽燧計程車兵裹著一身破羊皮襖,打著哈欠走上瞭望臺,準備接替輪值了一宿的袍澤。

然而他們還沒有交談幾句,突然愣住,臉冒冷汗,渾身冰涼。

遠處的山道上,密密麻麻的滿是前著馬匹,緩緩行進計程車兵!

行進之間,頗有章法,絕不是他們印象中的遊牧部落!

他們聯想到來之前接受的將令,絲毫不敢怠慢,趕忙引火點燃烽燧。

眨眼間,滾滾濃煙伴隨著火光沖天而起,如同一柄黑色的長矛,筆直的刺向天空。

與此同時,他們在伍長的帶領下,快速從另一側的山道下山,前往馬邑城集結。

這是他們接受的將令。

偵查敵情,彙報敵情,而不是和敵人拼命以及固守烽燧。

畢竟,他們只有五個人……

而在另一處的山頭上,烽燧同樣被點燃,黑色的濃煙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刺眼。

“快看,那是什麼?”

“狗屎!被發現了!”

……

遠處牽馬前行,試圖發動突襲的匈奴軍隊中,突然爆發出一片中原話的國罵。

這些人,並不是匈奴武士,而是投靠了冒頓的秦國邊軍。

在民族主義沒有興起的年月,大家都活的更為純粹,用粗鄙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有奶就是娘……

舉個栗子吧。

比如宋蒙戰爭,大宋這一邊就有著很多純正的蒙古人組成的軍隊,這些人打起對面的蒙古人來,比國土被蹂躪,父母妻兒被屠戮的宋軍還要兇猛……

而在蒙古一方,將忽必烈扶上帝位的,則是來自中原的漢人怯薛……

山道中,見到偷襲被識破,那群舊秦國計程車兵只是咒罵了片刻後就上馬前行,向著記憶中的馬邑城疾馳而去。

來之前,他們已經從別的遊商出獲知了訊息,如今駐守在馬邑城的,是一個名為韓信的王。

此人,乃韓國宗室,就是最先被他們的父兄所滅掉的那個韓國。

如今,既然韓國換了個地方重生,那麼他們不介意再滅一次!

大隊騎兵開始奔襲之下,山谷間頓時響起了聲震百里、如同雷鳴一般的馬蹄聲。

更遠處,代表著有敵來襲的烽煙,一道道在群山之巔上接力,向著遠在關中的櫟陽城而去。

……………………………………

櫟陽城,東宮。

一顆枝條斷了滿地的桃樹旁,劉如意被四蹄攢起,如同捆豬一般被吊在樹下。

“二哥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他滿臉驚恐的看著手持藤條,圍著他走來走去的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