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劉盈:面朝大海,春暖……呸,去趕海咯!(第1/3頁)
章節報錯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雖然這時候的燕國並沒有降雪,但天氣確實是一天比一天的寒冷了起來。
於是,北上攻伐燕國的漢軍開始分批次的返回家鄉。
劉盈漫步在薊縣南邊的沿海灘塗之地,接連搖頭嘆息。
這一時期的造陸尚未全部完成,不僅後世裡的東方明珠還沉在海底,就連北方的煎餅果子也是如此。
所以為了避免裝載著朗姆酒的運輸船在淺灘中航行造成擱淺,就需要繞一下了。
具體的路線則是,順流而下的朗姆酒先運到夜邑,也就是萊州灣裝船,接著北上運往碣石,也就是後世的秦皇島,在始皇帝第四次出巡時修建的臨時碼頭裝卸。
然後再交割給急不可耐的東胡人、夫餘人,以及肅慎人。
饒了點,但這是無奈的選擇。
劉盈回頭看了看北方的薊縣,將修建京杭大運河這一奇觀的想法暫時擱置。
畢竟,奇觀誤國……
現階段,還是將有限的人力,投入到對於鴻溝的疏浚之中。
這條貫通黃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運河,才是這一時期不折不扣的帝國大動脈,以及黃金水系。
當然了,如果能夠拿下南越國,長江就會取代鴻溝,成為新一代的黃金水系。
後世裡的長江之所以很牛,不單單是因為長江航道在人們固有印象中,上至川渝,下至長江三角洲,貫通起整個長江沿岸的城市。
而實際上廣義的長江水系,最上游可以到達雲南,透過嘉陵江可以抵達整個四川盆地,透過烏江連線貴州北部,透過洞庭湖水系溝通大半個湖南,透過漢江連線湖北西部,透過鄱陽湖連線整個江西,裕溪河連線巢湖,溝通半個安徽,透過大運河和淮河溝通另外半個安徽和幾乎整個江蘇,還有河南南部和浙北平原!
重要的是在這個年代裡,秦帝國為了解決盤踞在嶺南的百越,動用了大量的人力修建了靈渠。
這就意味著透過長江水系,也可以直接進入後世裡無法到達的兩廣地區!
而貫通了整個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鴻溝運河,無疑將整個漢帝國的南北勾連在了一起!
無論是在這個年代,亦或是在高鐵騰飛的年代裡,水運,永遠是最量大管飽的運輸方式。
儘管黃河這條母親河漸漸變得不太適合通航。
但,那是相對於後世來說的。
簡單來講,就是黃河枯水期水位太低,下游平均深度只有兩米五,而一些地區甚至只有一米多深。
這個水深,如果通航平底貨輪,只能是滿載容量在一千噸以下的小型輪船。
也就是說,一次貨運量不足四百噸,大約十五個集裝箱。
看起來規模不小,等同於半個班次的貨運列車,但和長江動輒航行的萬噸巨輪相比,就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這和我大漢帝國有何相干?
劉盈面朝大海,攤了攤手,他此刻在夜邑加班加點趕製的雙桅縱帆船,載重量不過一百多噸。
就這,讓韓信昔日在齊地時,每每見到都要停下腳步讚歎許久……
雖然韓信是個土包子,但據造船的很多老船工說,劉盈定製的那條旗艦‘漢風長存’號,要比昔日始皇帝出海射殺大魚的超大型海船還要大整整好幾圈!
嗯,所謂的大魚,就是出現在渤海的鯨魚,是徐福忽悠始皇帝增加預算用的。
劉盈再度看了看遠處波濤洶湧的大海,輕輕地搖了搖頭。
雖然他已經從肅慎人口中得知了徐福的下落,但現在就只能讓他多活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