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郡,雒陽城。

劉盈蹲在西門外的樹林下,拿著一根小木棍百無聊賴的挖著蚯蚓。

現在已經是農曆五月了,天氣變得越發炎熱起來,所以他的消遣活動,自然就從踏青轉變為釣魚。

當然了,釣魚釣到最後,受傷的通常是羊……

嗯,這時候叔孫通忙著修訂新朝的禮儀,根本無暇他顧,基本上只是每隔個三五日的佈置一兩篇文章,有不理解的等下次再做解釋。

畢竟他的教學重心一直是劉盈,只是劉盈這兩年已經完全放了羊了,所以不差這一年半載的。

學到老,活到老……

而張良同樣忙的腳不點地,根本沒時間教育劉盈。

至於蕭何?

嗯,劉邦現在為了完成他定都雒陽的計劃,正在和蕭何進行著極限的拉扯。

簡單來說,就是劉邦賴在雒陽不走,既不放諸侯王們返回封地,也不踏入關中一步。

所以蕭何的脾氣也上來了。

劉邦不去關中,他則不踏出關中一步……

所以劉邦就將重新返回隴西鎮守的酈商,直接任命為了右丞相……

而蕭何,則被降為了左丞相。

嗯,這時候以右為尊,所以右丞相要壓過左丞相一頭。

不過劉盈對於兩個老傢伙互相頂牛這件事,表示嗦著冰棒看……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歷史線的收束還是什麼,劉邦必然會繃不住,服軟後返回關中,定都長安。

這並不是雒陽不好,而是在現在這個年代裡,關中平原比伊洛盆地能供養起來更多的人口,如果再算上連通巴蜀的便利,則優勢就更大了。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敵人從西北而來!

秦國末年,匈奴人趁勢奪取了河套草原和寧夏平原。

陰山一線秦國在趙國原有的長城上修建的防線完全陷落後,漢軍主力需要沿著舊秦國的長城防禦。

不僅如此,防線的崩潰是連鎖的。

九原郡(包頭)失陷以後,雲中郡(呼和浩特)也旋即告破,就連雁門郡的防線,也退縮到了平城(雁門關)一線,將半個山西拱手讓了出去。

不過這並非是戰敗。

漢軍為了節省兵力主動收縮防線之後,空出來的土地上,並沒有被匈奴人所侵佔。

無他,匈奴人也怕。

相比於中原的人口,只有三四百萬人的匈奴完全掌控不了那麼大的疆域。

和後世很多人臆想的不同,這時候的匈奴人,乃至於後來的突厥人,都是半遊牧,半農耕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他們內部有純純放牧的牧民,也有著耕種土地的農民。

所以匈奴人才會對於河套平原,以及寧夏平原念念不忘。

也因此,現在的局面就變得十分微妙,漢軍無力北上收復失地,而匈奴人也無力大舉南下。

嗯,所謂漢初的白登之圍,其實也並不是漢國一方戰敗。

當時老劉因為輕敵冒進,所以被圍在了白登山,但以多打少的情況下,匈奴人也並沒有攻破老劉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