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3頁)
章節報錯
“故衡山王吳芮與子二人、兄子一人,從百越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
“故越王無諸世奉越祀,秦侵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諸侯伐秦,無諸身帥閩中兵以佐滅秦,項羽廢而弗立。今以為閩越王,王閩中地,勿使失職。”
在劉盈將祚肉塞進劉恆嘴裡,制止他胡亂嚷嚷的時候,對於最後兩路諸侯王的冊封也已經宣讀完畢。
因為趙佗始終沒有表示臣服於漢,所以他名下的土地,自然就歸屬於吳芮。
當然了,前提條件是吳芮需要打敗趙佗……
嗯,這其實並不會影響到劉盈和趙佗簽訂的貿易協定。
畢竟你南越國和長沙國打起來,關我尚賢堂這種擁有三萬多武裝護衛隊的合法商團什麼事情……
至於閩越王騶無諸,冊封他為王的原因自然是他擺明了旗幟的進攻項羽。
嗯,閩越,大體就是後世浙江的溫州以南沿海地區,以及福建全省。
劉盈對此表示無所謂,反正都是些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而且最重要的是,現階段的漢國根本沒有掌控那裡的能力,所以給就給了吧。
至於將吳芮從衡山王轉封長沙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將他和英布隔開。
儘管維繫他們翁婿之間的紐帶已經斷裂,但畢竟雙方曾有情誼,難免不會聯手對抗漢國中央。
最後宣讀的詔命,則是尊呂雉為皇后,以及將劉盈的王太子身份,更名為了皇太子,並且給劉邦的親生母親上尊號,名為昭靈夫人。
是的,只是夫人,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尊榮。
生恩不如養恩。
是劉太公的續絃夫人李氏,將劉邦一手拉扯長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太上皇這個稱呼,劉盈曾經很委婉的提過,但無論是劉邦還是劉太公,對此都不以為然。
所以,沒有太上皇,自然也就不存在太上皇后。
在劉恆吃了一肚子冷肉,哭哭啼啼的想要跑開的時候,全部的登基大典結束,與會的數百名代表紛紛離開,準備換掉身上繁瑣昂貴的吉服,然後共赴晚宴。
劉盈鬆開劉恆,環顧左右,只見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次冊封,以及之前幾次冊封的諸侯王自然臉上滿是喜悅的神情。
正如他們之前勸進的時候所說,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
也就是說如果劉邦不能更進一步,他們這些人在名號上就會和劉邦平起平坐。
這樣的情況下,誰都睡不踏實。
所以現如今大家排排坐吃果果之後,也就安定了下來。
而那些臉上犯愁的,自然是立有功勞,卻並沒有在這次大典上得到封賞的那些將領。
不過他們愁歸愁,但卻並不擔心自己的功勞會被無視。
畢竟劉邦在賞賜功臣上並不吝嗇,而且今天這種場合,冊封的都是各方勢力的王爵,他們這些只以封侯為目標的人也並不奢望會在今天就受到冊封。
但老話說得好,落袋為安。
所以封賞一天沒下來,他們的心就一天不得安寧。
不止他們急,劉盈也急。
這些,可都是肥羊……呸,是優質客戶!
算算日子,劉盈派往西域,也就是後世裡的新疆東部地區的商團也到了差不多回來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