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劉盈:望梅止渴是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坑爹呢這是!
這,就是此刻視察著高密官倉的劉盈,心中唯一的想法。
他原本以為,田廣很隨意的放棄了臨淄,跑到高密來組織軍隊,抵抗漢軍的進攻,是因為這裡儲存著齊國相當數量的財富。
可如今漢軍攻佔高密,開啟這裡的府庫之後,劉盈完全傻了。
放錢的倉庫空蕩蕩的可以理解,畢竟在秦末天下大亂之後,齊國就沒有過上幾天安生日子。
但那些看上去滿滿當當的穀倉,開啟後卻大多數都是些秸稈砂石。
真,老鼠來了,都連夜抹著淚走了……
很明顯,這是用來望梅止渴的!
劉盈:(╯‵□′╯︵┻━┻
無奈之下,他氣呼呼的掉頭離開,準備給關中的蕭何寫信,讓他從關中調撥一批糧食,沿大河運往齊地。
隨著盧綰劉賈的再度出擊,大河南岸的很多渡口,要麼處於漢軍的掌控之中,要麼就被完全拆毀。
所以,順河而下的貨運,雖然經過楚國的管控區,但其實安全的一批!
高密城中的糧倉,不單單是存貯著供給官吏士兵的糧食,而且對於周圍百姓,以及控制附近的糧價,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時候秋收剛過,百姓家中多多少少的儲藏著一些存糧。
冬季雖然煎熬,但卻並非太難。
難的是,等到春播之後,青黃不接的這段時間。
城中儲糧不足,這就給了糧價起飛,豪強大肆兼併平民田地的機會。
而這種土地兼併的情況,即便是漢軍完全佔據了齊地,也同樣是阻止不了的。
畢竟,百姓也不願意賤賣土地,但沒糧食吃,全家就要餓死!
這時候,除了給他們提供平價,甚至於低價的用於渡過難關的糧食外,別無他法。
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暴力砸開豪強家的糧倉,分發給附**民。
只是這樣一來,不僅豪強大戶就此結怨,就連很多的中農富農,也同樣會人人自危。
人心,就沒了。
嗯,古典農業社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是有著本質不同的。
打擊豪強大戶是必須的,但團結中小型的地主,或者說是中農富農階級,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就只有從關中調糧這唯一一條路了。
關中經過了這一兩輪的麥稻、麥豆輪作,再加上由漢中和巴蜀連續不斷的運出糧食作為補充,糧食儲量很足。
但是,關中糧多,卻沒有給齊人白食的理由。
而建立粥棚這樣虛頭巴腦的東西,也完全不在劉盈的考慮範疇之內。
古代賑災開粥棚的原因,就在於不讓饑民到處流竄,成為流民,進而成為流寇,成為王朝覆滅的導火索。
尤其是在嚴冬或是盛夏開設的粥棚,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想讓來吃粥的饑民,自然而然的死光。
畢竟,只是喝一碗雜七雜八的糧食燉煮的稠粥,不足以供應人體的基礎代謝所需要消耗的熱量。
於是,人就會一天一天的衰弱下去,直到沒有力氣,去排隊領粥。
而且,這種大規模的人群聚集,發生疫情後是免不了密接的,憑藉著古代這種醫療條件,以及管控的手段,瘟疫一旦產生,自然而然的就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而這,其實也是當權者原因看到的。
死掉一半人,糧食自然就夠吃了。
災年,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