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會盟(第2/3頁)
章節報錯
同理,還有後來的唐朝時期,溫暖多雨的總體氣候下,就連貧瘠的青藏高原,也養得起一個龐大的吐蕃王朝。
別說什麼送女送技術,手工業時代,農耕和冶煉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的。
最重要的,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家出了幾個能力很強的君主。
當平均溫度逐年降低之後,青藏高原就重新回到了亙古以來的荒涼。
於是,吐蕃王朝不再,但在北方,另一個橫壓天下的帝國,正在苦難中逐漸走向輝煌。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事情,劉盈還是打算趁著這個短暫的溫暖時期,對很多後世裡有威脅的地方,做到應占盡佔。
之後,自然慢慢移民實邊,鋪設交通網,當主體民族的佔比超過原住民的時候,那裡就徹底成為漢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馬車上,雖然臧荼想要和劉盈說些什麼,但處於暈車狀態下的劉盈,卻完全沒有談性。
他在心中構建著一副和烏桓鮮卑通商的交易表格。
人參。
這種在後世裡大名鼎鼎的東西,就是他最想要得到的一種東西。
雖然在科學實驗下,人參的很多神話破滅,但其中豐富的人參草苷,還是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
劉太公和劉邦年歲都大了,這些食補的藥材,大機率能夠讓他們多活幾年。
尤其是劉邦,要是他的身體能夠比原有歷史線上更好一些的話,也許像是彭越韓信這樣的人,就不必死了。
但最重要的是,劉盈和呂雉之間的關係。
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雉看上去只是一隻人畜無害的小喵咪,只是偶爾露一露爪子。
然而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假象罷了。
如果說劉邦是那隻翱翔在九天之上,行雲布雨澤被蒼生的真龍,那麼呂雉,毫無疑問就是那只有威者鳳,非梧不棲的神鳥。
時機合適,就會一飛沖天。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這看上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有了呂雉的保駕護航,劉盈這個媽保男,就可以走的更加平穩。
但人和人之間的想法總是不盡相同,即便是母子之間,也是如此。
呂雉養成干政的習慣,對國家大事開始指指點點後,如果和劉盈的想法一致,那就很好。
但要是不一致呢?
雙方必然要有一番明爭暗鬥。
舉個栗子。
劉肥在獲封齊王之後,其實土地和人口,都不比漢帝國直接掌控的關中之地少。
而且齊地有魚鹽之利,民風剽悍,且和關中一個西邊,一個東邊。
如此,在呂雉看來,劉肥就有了和劉盈對抗的資本。
而事實上,在後來的剷除諸呂中,劉肥一系也出力不小。
所以,如果呂雉要搞死劉肥,劉盈要不要阻攔?
阻攔,則傷母子之情,坐視不理,那麼,他能看著這個和自己一同長大的哥哥,被自己親媽殺死嗎?
很明顯,不能。
所以,劉盈需要劉邦多活幾年,這樣一來,自己就能多掌握一些政治資本,可以順利從劉邦手中接棒,面南為尊。
而劉盈有把握,在這十多年的時間內,於關中之地,完成許多簡單的工業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