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圈羊(第1/3頁)
章節報錯
南郡,江陵縣。
這裡控制江水中游水陸樞紐,不僅極為富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經先後有二十多任楚王坐鎮此地,虎視中原。
只是這裡的名字最初並不叫做江陵,而是郢都。
嗯,其實楚國有個傳統,就是把所有建都的城市,都稱為郢都……
這一切,都是源自很久很久以前了。
楚國先祖乃帝高陽之子,稱.
稱生卷張,卷張生吳回,吳回生季連。
季連姓羋,他就是楚國王族的祖先。
周文王時期,季連的後代有一支叫鬻(yù)熊,因為在中原地區受到排斥和打擊,輾轉到了荊山一帶。
鬻熊投靠了周文王,協助周文王父子兩代人滅亡了商紂王。
鬻熊生了個兒子叫熊麗,熊麗生了個兒子叫熊狂,熊狂生了個兒子叫熊繹。
熊繹因為幫助了避難到荊山的周公,再加上鬻熊曾經幫助過周文王。
周公回朝後建議周成王分封熊繹為諸侯,於是熊繹就被周成王分封為子爵,有五十里的封地,定都丹陽。
至此,楚國就算正式立國了,並且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
後來楚人遷徙到了一條名為‘浧’的水澤邊居住,發展生產,休養生息。
隨著人口滋生,舊有的土地就不夠居住了,於是就排幹沼澤,填土造陸。
嗯,而在西方,當羅馬被蠻族取代了之後,這種排幹沼澤的技術也隨之消失不見,直到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之前,亞平寧半島上,尤其是羅馬城的附近,煙瘴叢生,遍佈沼澤。
昔日那個輝煌鼎盛的大都市,人口更是少的可憐。
而在楚國,因此地位於浧之側,所以新建設的城池,也就有了‘郢’這個名字。
基建狂魔,可見一斑。
此後楚人再度遷都,以江陵為郢都,陸續兼併大小數十個周朝分封的諸侯國,疆域北至黃河,東至大海,西至雲貴,南至嶺南!
但這一切,都隨著昔日白起的大舉進攻而日薄西山。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只可惜,憤而投江的屈大夫,沒有看到楚人的不屈不撓,在鐵與血的交織中,創造了新的輝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但就像是被上蒼遺棄那樣,楚國在短暫的復辟之後,就此徹底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此時手持節杖,站在江陵城外很是唏噓了一番的呂釋之,在心裡再次花式吊打了自己的外甥之後,邁步準備進入這座昔日的郢都,如今臨江國的都城。
他今天來,是想要勸說共敖,和呂國還有漢國共同對抗項羽。
至於另一個原因,則是在劉盈的鼓動下,來找共敖商談通商的事宜。
南郡地處秦末天下大亂的邊緣,並沒有怎麼受到兵禍的侵襲,再有就是經歷過百年的恢復,這裡重新恢復了楚國在時的繁華。
所以通商之後,漢中的煤鐵商社在利用冶金的閒暇之時,做出的一些衍生產品,就有了一個穩定的銷路。
比如瓷器,比如玻璃。
尤其是後者,在劉盈這個見慣了後世無色透明款的穿越者來看,這些綠油油,厚薄不均勻的傢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工業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