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誰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角落中的劉邦與有榮焉了好大一會後,決定等下的時候,換一種方式出氣。
比如,讓你左腳進門!
嗯,其實在他樸素的理解中,打是親罵是愛,而且棍棒之下,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畢竟,他從小的時候,就是被劉太公打大的!
現如今,他已經貴為漢王了!
所以,為了漢國的將來著想,絕對不能手軟!
在劉盈感到有些毛骨悚然的時候,叔孫通繼續講了下去。
“罕虎之所以吟誦野有死麕這首詩,主要為了最後一句,無使龍也吠。”
“什麼意思呢,就是鄭晉兩國結盟這件事情,一定不要輕易洩露出去,否則鄭國必然會遭受到‘龍’,也就是楚國的進攻。”
說白了,言下之意就是楚國是狗唄……劉盈看了看輕輕挑眉的劉邦,很明顯,他又把某個生有重童的楚人拉過來對號入座了。
“趙武心中領會了之後,於是對罕虎吟誦了另一首詩。”
“小雅·鹿鳴之什·長棣。”
叔孫通說到這裡,環顧四下詢問道:“有誰會背誦這首詩嗎?咱們前些天的時候剛剛講過……”
一瞬間,劉盈身在冬日,卻覺得後背有些潮溼。
無他,一雙不懷好意的眼睛正死死盯著他。
好在,劉盈日常有寫筆記的習慣。
於是他在劉邦視線不及的地方,開始照本宣科。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嗯,那句著名的‘兄弟鬩於牆’,就是出自這首詩。
叔孫通雖然勐地挑了挑眉,但考慮到另一邊兩個已經睡了一覺的小傢伙,於是對於劉盈這種作弊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劉盈搖頭晃腦完,叔孫通繼續說道:“趙武之所以念這首詩,是因為出席這次會盟的,不只有晉鄭兩國,還有曹國魯國等其他姬姓諸侯國。”
“和南邊的楚國,西邊的秦國相比,這些同出一源的諸侯國,自然有些天然的親近感。”
“但這首詩的重點,其實是這一句。”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也就是說,作為兄弟之國,晉國幫助鄭國魯國等對抗秦楚齊等強大的諸侯國,但你們卻不能在戰亂平息之後,反過來對晉國不利。”
“而趙武最後還說了一句,吾兄弟比以安,龍也可使無吠。”
“於是出席此次會盟的叔孫豹、子皮和曹國的大夫等人起立,下拜祝酒,曰小國賴子,知免於戾矣。”
“無獨有偶,昔日晉國扣押衛獻公的時候,齊鄭兩國派使者遊說,子展曾對晉候吟詩一首,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這本是描述夫妻感情的詩歌,但用在兩國邦交上,卻是藉助舊衣服破了,妻子為其縫補新衣的場景,來闡述一個事實。”
“那就是君主只有在王位上,才是君主,一旦被別國扣押,本國就會另立新君,且會起兵攻伐!”
“如今,晉候扣押衛獻公,和後來的秦王扣押楚懷王一樣,都是想要透過這種挾持人質的行為,來索要些許好處……”
突然之間,劉盈扭頭看了一眼劉邦,心中想起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