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迎著眾人,以及趙王歇疑惑的視線,陳餘不緊不慢的做出解釋。

“吾聞兵法什則圍之,倍則戰。今韓訊號稱十萬,但其實兵力卻並沒有這麼多。且長途跋涉而來,兵老師疲。今如此避弗擊,後有大者,何以距之?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

他對眾人所說,不過是隻是明面上的一小部分罷了,所用意無非是以逸待勞,持重兵據守井陘。

他沒說的是,在漢魏之戰中,韓信慣用正面逼迫決戰,小股精騎迂迴繞後偷襲的方式來作戰。

如今,李左車的意思,是用韓信的方式來打敗韓信。

豈不可笑?

所以陳餘的想法,就是大軍雲集,和韓信硬碰硬的打一仗,用消耗戰,讓遠道而來的漢軍知難而退。

陳餘說完,出於對他一貫的信任,趙王歇率先表示贊同,而殿中的其他趙國臣子,自然也無可無不可。

畢竟,雙方之間尚未真正交手,所有的謀劃都不過是空想罷了。

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的時候,自然是看誰的威望更足。

…………

群山之中,一騎飛來。

把守漢軍營壘計程車兵在遠遠看到對方裝束之後,迅速搬開鹿角,讓大門暢通無阻。

飯糰探書

此人,正是恆山王張耳。

他在幾天前的時候,就悄悄離開漢軍大營,獨身一人前往趙國刺探。

常山國覆滅之後,張耳昔日的臣子,也多是陳餘的故舊,所以陳餘並沒有展開太過的清洗。

於是,當日在大殿之中,陳餘和李左車所說的一切,幾乎在半日之內,就被張耳完完全全的搞了個一清二楚。

左丞相幕府中,韓信聽完張耳轉述,心中大定。

此戰可勝的把握,已經從之前的五分,至少上漲到了七分!

如果陳餘真的採納了李左車的建議,韓信雖然也能應付,但必然要重新調整部署,再次經歷好幾個不眠之夜了。

不過韓信將勝算上漲兩成的原因,並非是因為陳餘的獨斷專行,而是陳餘的部署,所能表現出他的心理!

漢軍雖然號稱十萬,但其實能打就只有五萬,剩下的三萬人,只是用來搖旗吶喊的啦啦隊罷了……

而這五萬精銳,其實還需要再次分兵,保障大軍的補給線,不會受到任何侵擾。

嗯,雖說趙軍不會從間道偷襲,但在這個亂世之中,強盜,或者是說控制有一定武力的豪強大戶,在面對著疏於防範,從自己面前經過的天量財富時,難免不會心動!

事後,只需要殺光所有運送糧草計程車兵和民夫,幾乎就可以做到天衣無縫。

畢竟,這是個沒有攝像頭的年代。

所以,面對著號稱十萬,但可用兵力只有五六萬的漢軍,趙軍陳餘的選擇,是縮起來當烏龜,等到漢軍砸不開他的烏龜殼後,自行撤退。

要知道,趙軍可是號稱二十萬,可用兵力超過十萬!

這十萬人要是給韓信,他都敢直接打彭城去了!

於是,韓信勐然一揮手中令箭。

“擂鼓聚將!”

少頃,曹參灌嬰等人頂盔摜甲而來,肅然立在大帳之中。

韓信雙眼掃過眾人,高聲喝道:“騎兵校尉丁義何在?”

人群之中,穿著黑色鐵甲,圓臉環眼,短鬚如針,宛如張飛穿越了的丁義走出,雙手抱拳,單膝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