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冬……

戰鼓之聲隆隆響起,如同天雷急電般橫掃整片戰場。

受到鼓聲振奮,再加上這段時間的養精蓄銳,楚軍士氣大振,重新恢復成了那支睥睨天下的無雙強軍。

鍾離昧和分處另一側的季布,立刻率領身後士卒向前,和那十幾輛由近百人操作的投石機,保持一致的步伐,緩慢向遠處的滎陽城而去。

他們二人信心滿滿,這種新式攻城武器在試射的時候,他們曾經親自到場,發現果然如同龍且所說的那樣,射程比人力拉拽的投石機遠了將近一倍,而且投擲的石頭,也大了足足好幾圈!

有了這種強大的兵器助陣,打破眼前的滎陽城,如同探囊取物般簡單!

城頭之上,劉邦透過手中的望遠鏡,清楚的看到了楚軍的進攻態勢,尤其是那一輛輛緩緩而來的投石機。

看上去楚軍似乎是勢在必得,但其實劉邦心中卻絲毫不慌。

在他身後,靠近城牆很近的地方,原本的民居已經被完全拆除,空出來的地面上,整整齊齊排列了近百架超大型的重力投石機。

如今,那投石機兩側如同滾筒一樣的轉輪,已經在人力的踩踏下,飛速的旋轉了起來,帶動著裝有大量相同重量的磚塊,緩緩上升,進入到了一種隨時可以擊發的狀態。

越過城牆一路向外延伸,或是道路邊某處凸起的石頭路基,或是被挖去草皮,露出土層的一個小坑。

這些在楚軍看來,完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地方,其實正是漢軍用來標註雙方距離的參照物。

在這段時間中,滎陽城的城牆建設,按照韓信給出的意見,重新拆了部分進行改造。

整體來說,從原本的平直,變成了鋸齒狀,犬牙交錯的模樣。

也就是在這種形狀下,留給楚軍用於攀附雲梯,強登攻城的地方,就只有那麼一小部分。

剩下的地方,或者是處於幾處城牆的共同打擊點,或者是乾脆受限於地形,無法展開呂公車等大型攻城器械。

所以,此刻站在城頭上,頭戴鐵胃,從戰棚一角悄悄向外打量,計算著楚軍的樓車、投石機以及填補護城壕的蝦蟆車等器械,和己方投石車之間的距離。

開戰之初他就得到了劉邦的明確指令,讓他將敵人放近了再打。

漢軍堅壁清野之下,周圍兩百里已經找不到合用的木料了,楚軍憋了這許多時日,才終於將攻城的武器湊齊。

要是這一戰全給他砸了!

嗯,要麼項羽拿命填,要麼就只能退兵,等待從其他地方搜刮來的木料,重新打造攻城器械。

後世裡大名鼎鼎的虎牢關,就屬於現如今的滎陽所控制的地方。

南連嵩嶽,北瀕黃河。

攻不下這裡,就不要想著進攻關中了。

楚漢雙方在此大戰的原因,就在於此。

關中之地雖然在項羽的摧殘下,論及富庶程度,比不過沃野千里的梁地和泗上之地,但要說山川之險,關中之地說一句冠絕天下,也絲毫不為過!

這也是韓信,敢於再從滎陽抽兵三萬的原因。

城牆的寬度有限,如果全部站滿需要用到一萬人的話,那麼城中擁有三萬人,和五萬人之間的差距也不大。

而且韓信還有個小心思,那就是劉邦太能敗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