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騾力大,驢騾善跑。

劉盈想要的,就是體力比驢強,力量比馬大,性情溫順活潑,壽命比馬和驢都長,抗病力、耐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效能都很強的馬騾。

這並非是驢騾不好,而是在現在這個時候,驢子這種動物,都是達官貴人養在園囿之中,用於觀賞的一種稀罕物。

嗯,可以理解為後世商超或是其他地方養殖的羊駝……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生前就格外喜歡聽驢叫。

在他的喪禮上,當時還沒有繼承曹操位置的曹丕,主動建議,既然王粲喜歡聽驢叫,那麼今天為他送行,不如大家就一人叫兩聲吧……

於是,莊嚴肅穆的喪禮之上,聽取驢聲一片……

所以,在這個驢子物以稀為貴的年代裡,繁育驢騾,是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

但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人繁育出了騾子。

那就是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生活的匈奴人。

他們在自由放牧的情況下,一不小心之下,驢和馬,產生了跨種族的愛情……

於是,匈奴人將這一種產物秘而不宣,命名為駃騠(jué tí),當做貢品進獻,或是高價出售給中原的豪奢之家。

劉盈要做的,就是讓這一物種,迴歸到它本來應有的位置之上。

騾子更耐粗飼,不易患病,壽命長這樣的特點,可以有效提升陸路運輸的物流成本,從而和四輪馬車一起,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力。

至於把驢子拉下神壇,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瞭解一下!

驢肉火燒簡直絕絕子,暴風吸入,好吃到跺jiojio……

劉盈極力控制住自己的笑意,在這種場合下,不太適合做出什麼不合禮制的事情。

當然了,高臺之上那個趁著別人不注意,悄悄挖鼻屎的大鬍子例外。

日上中天的時候,整個祭天的禮儀結束,拜將封相之後,韓信將在後天,也就是後世裡中秋節的這天,北上攻伐魏國。

按照卜者的說法,這一天出兵,敵人的車軸將會無端折斷……我軍正好旗開得勝。

雖然劉盈和劉邦都有些不以為然,但架不住軍中計程車兵極為篤信。

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少頃,全體帶回。

劉盈三步並作兩步的向遠處衝去,他要搶在周勃樊會這兩個不要臉的面前,將他早就看好的幾塊牛肉率先收入囊中。

他在跑的時候,向盧綰使了個眼色,後者終於從失戀中走出,不復之前憔悴的臉頰上,露出一抹了然的神色,於是伸出手,一左一右的拉住了樊會和周勃……

高臺之上,看著打成一片的群臣,劉邦不禁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這,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

…………

滎陽,漢王行宮,後花園。

劉盈將袖子高高擼起,衣服下襬也被腰帶束在了身後,身邊放著三處烤架,忙的不亦樂乎。

戰斧牛排適合烤著吃,雪花牛肉適合煎著吃,至於修剪下來的,肥中帶瘦的碎牛肉,則和大蔥一起,做成了牛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