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陽城東,一片四角擁有箭樓,周圍用籬笆紮起來了的農田邊上。

劉盈蹲在樹蔭之下,開啟一個小小口袋,露出裡面金燦燦的玉米粒。

這些,是玉米三代目。

初代目,是劉盈種植在陽翟,韓王成行宮後院的那五顆。

只可惜玉米生生不息,而韓王成卻被項羽無辜誅殺……

劉盈搖搖頭,將面前的玉米攤開,檢查著是否有蟲蛀或是腐爛的現象。

陽翟之時,因為品種沒有退化,而且在劉太公和丁義的細心照料下,水肥都供應的足足的,所以五顆玉米,一共長出了近六千顆種子。

這幾千顆種子,構成了玉米二代目。

按照劉太公所說的種植高粱的標準,近六千顆種子,播撒在了接近四畝的上田之中。

嗯,這時候應用的是秦畝,大小相當於市畝的三分之一。

等到秋天的時候,玉米在精耕細作之下,展現出了它即便是在後世,也無可匹敵的畝產第一的特性。

脫粒後上秤秤量,畝產三石!

這一時期的小麥和粟米,通常只有每畝一石半的產量,水稻稍稍高一些,兩石。

如果將二者的田地換種上玉米的話,則到了收穫的季節,可收穫的糧食數量至少起碼能多一半!

而玉米杆子,當做柴草使用的話,也比麥秸或是稻杆耐燒很多。

於是,收穫的當晚,整個漢中城中,蕭何劉太公等目睹了當日稱量過程的人,一夜無眠。

第二天一大早,蕭何帶領數百甲士,親自上門,將那十幾石的玉米粒拿走了一多半,用於在官田內播種。

而現如今劉盈手裡這些,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他只打算在這裡種個兩三畝,至於他手中的其他玉米種子,他將之送到了關中各縣種植。

畢竟天有不測風雲,所以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萬一他這邊的玉米到了成熟的季節,突然遭遇天火狂風或是暴雨之類的災害,顆粒無收的話,至少其他地方還有種子。

生生不息。

就像人類簡史中所說,並不是人類馴服了小麥,而是小麥馴服了人類。

劉盈打算被玉米馴服,主動幫著對方提前兩千年,就遍佈在歐亞大陸之上!

至於他在這裡種的這兩三畝地?

他並不準備再委屈自己,他的計劃是,留下一半用作種子,另外一半則分批次,從鮮玉米吃到老玉米,最後再貼兩回玉米麵餅子……

劉盈面前,被用曲轅犁反覆翻耕了幾遍的土地上,不知道被劉太公從哪裡搞出來的十幾個男人,從腰間解下小鋤頭,彎著腰,分工明確的挖坑,播種,填土。

一系列的動作行雲流水,賞心悅目。

沒辦法,玉米種子太少了,不能像播種水稻或是小麥那樣隨意。

每一顆,都很珍惜!

所以,吃起來的時候,劉盈也絕對不會浪費任何一顆!

在劉盈身旁,是保持著同樣姿勢,蹲在陰涼地的劉太公,劉肥,以及將頭髮梳起,穿著男裝的劉樂,和剛剛學會走路,被劉太公帶到田邊教育的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