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稅並不高,基本是十稅一的標準,百姓負擔最重的,是各種名目的賦。

比如口賦,比如算賦。

前者是對七歲至十七歲兒童徵收的人頭稅,一年一交,每年二十錢,大約價值一隻雞。

至於後者,其實是一種軍事用途的賦稅,可以類比於後世拖垮了大萌百姓的遼餉。

一算一百二十錢,年六十五歲以下的成年人每年都要繳納一次,約等於半隻羊或是多半頭豬的價錢。

當然了,關中現在物價飆升,錢已經不再值錢了。

可問題的關鍵是,百姓手裡既沒有錢,也沒有可以用於換錢的物資……

而關中此刻物資貴乏的原因,就在於秦國在統一天下之後,上馬了一系列的大工程,而且好大喜功,濫用民力。

這就導致了疆域雖廣,人口眾多,但除了皇宮修建的富麗堂皇之外,官府手中並沒有多少錢糧可用。

所謂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就是這樣的。

而後就是天下大亂,為了支撐章邯在關東平叛,關中的錢糧如同黃河之水一般向東流淌。

好不容易秦國滅了,不需要再支援龐大軍隊在外征戰了,劉邦還定三秦的戰役又開始了……

雖說漢軍在韓信的約束下,軍紀很好,並沒有過多侵擾百姓。

但,外面兵荒馬亂的,哪個不要命的敢出去耕田?

再加上章邯為了堅壁清野,縱火焚燒了去年即將成熟的農田,這就導致了關中這個大糧倉,今年是徹底見底了。

如果不是劉盈搶先一步,抽調了十多萬戶的人口進入蜀中,只怕就真如史書上所說。

關中大飢,米斛萬錢,人相食。

這,也是漢軍急於決戰的原因。

這些屯駐在滎陽周邊營壘中的十多萬人,可都是壯勞力。

在這個人力為主的年代裡,僅靠婦女兒童,是無法完成高強度的農業生產的。

於是,楚漢雙方,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會戰。

兄弟們,四年的楚漢戰爭就此爆發了……劉盈站在滎陽城頭,手中捧著一個單筒望遠鏡,注視著遠處戰鼓隆隆的地方。

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戰爭,忐忑中,帶有幾分興奮。

統領萬軍,縱橫疆場。

哪個男人的心中,沒有過這樣的夢想?

在他身邊,是臉上有些不滿的劉邦,他如同劉盈此刻的動作一樣,手中拿著一個單筒望遠鏡,不斷的調整著焦距,試圖看清楚遠方的戰場。

韓信領兵從關中到來之後,他的指揮權,就在張良的委婉建議下,被立刻剝奪……

在下雨天打劉盈,閒著也是閒著的情況下,終於等到了決戰的時刻。

只是劉盈心中明白,打贏戰役,和打贏戰爭是兩碼事。

此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是漢軍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