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英布:他一直是這麼勇的嗎?(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何在心中讚歎了幾聲,到底是洗掠咸陽城的諸侯,不單是富得流油,就連身邊服侍之人,也是訓練有素,一看就是從咸陽宮中掠奪來的。
這小日子過的,嘖嘖嘖……
他在心中自忱,若是換了自己,只怕也會在楚漢之間搖擺不定。
略微收斂了一下心神後,隨何正色問道:“外臣這些天客居六縣,心中有一疑惑,不知大王可否為外臣略作解釋?”
英布眼皮微微低垂,他明白隨何想要問什麼,但還是保持著之前的儀態,一言不發,輕輕頷首。
見到英布裝逼裝上癮了,隨何也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問道:“漢王使臣敬進書大王御者,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
英布嘴角露出一抹苦笑:“寡人北鄉而臣事之。”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因為打不過,所以臣服。
但這種臣服,卻並非是君臣之間的關係,而是延續自春秋戰國以來的一種傳統。
弱國迫於壓力認慫之後,就會用‘臣’、‘僕’之類的自我謙稱之詞。
隨何放聲大笑:“好一個北鄉而臣事之!”
在英布即將勃然大怒之前,隨何一臉譏諷的繼續說道:“項王伐齊,身先士卒的帶頭衝鋒,據說長戟都折斷了好幾杆!”
“那麼北鄉而臣事之的大王,應該做的不是傾九江國之兵,再次去當項王的馬前卒嗎?”
“但大王是怎麼做的?”
“只派出了四千老弱病殘,就連準備的口糧,也只剛好夠路上食用……”
“這,是一個俯首稱臣應該做的嗎?”
在英布怒意消散,滿臉尷尬的時候,隨何繼續嘲諷說道:
“後來我王大舉攻楚,楚國留守大將龍且因項王身在齊地,鞭長莫及為由,向大王救助,大王若是臣服項王,該如何做?”
他不等英布回應,自顧自說道:
“必然還是應該發傾國之兵,渡過淮河,和我王在彭城之下決戰,最不濟,在項王回援的時候,也應該做出大舉發兵的姿態。”
“可大王還是無動於衷,每日醉生夢死,垂衣拱手的坐看雙方廝殺!”
“作為一個北鄉而臣事之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嗎?”
隨何對面,英布吶吶不言。
若是按照他在當九江王之前的脾氣,這時候的隨何早就碎了一地!
但此刻,面對著隨何的咄咄逼人,英布竟然患得患失的眼神閃躲了起來。
隨何見狀,心中大定,他繼續說道:“大王雖然口中對楚國稱臣,但意圖,不過是發展實力,謀求自保罷了。”
“外臣認為,這樣的事情做不得,是自取滅亡之道!”
英布目光一凝,身體前傾問道:“此言何意?”
隨何沉聲說道:“大王說出臣服楚國的話,無非是因為如今的漢國實力稍弱,而且又剛剛在彭城戰敗。”
“但世上的強和弱,不能僅憑藉這一點去看。”
“譬如之前的秦國,章邯領軍在定陶擊殺項梁之後,認為楚國大勢已去,於是選擇北上攻趙,可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