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南鄭。

春一月,也就是後世裡春節的時候,結束了臘祭慶典的劉盈,再次和劉邦分道揚鑣,見到了闊別許久的劉太公等人。

呂雉也跟著他一同返回了南鄭,侍奉公婆。

至於劉邦本人,則留在了關中,畢竟漢軍剛剛攻佔了這裡,雖然在封呂雉為王后的大典上,恩賜了所有人爵位和口糧,但畢竟這種小恩小惠,並不足以徹底收攏人心。

中午的時候,車隊行駛到王府門前,和劉太公述說完關中見聞的劉盈,從馬車上跳下,和呂雉報備了一聲,就帶著張不疑一起離開了。

他要去的地方,是城東的一處倉庫。

這裡原本是漢中郡懲罰女子罪囚春米的地方,但隨著劉盈的到來,漢中郡開始大量建立用來春米的水椎,於是春米,也就不再是一種刑罰了。

至於那些隱官中的女子,則並不會閒著,她們被髮往了更加適合她們的崗位,裁縫。

嗯,準確的說是製作鞋子。

在這個交通主要靠走的年代裡,能否有一雙舒服的鞋子,是衡量幸福度的一種重要指標。

當然了,這個行業劉盈肯定也會插一手。

他要做的,是彷照後世的標準,為鞋子制定更加細緻的尺碼,不過最重要的,是讓她們在製作鞋底的時候,區分左右腳。

這個時期的鞋子是不分左右腳的,兩隻腳基本一模一樣,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雖然方便了,但卻並不舒服。

重要的是,跑快了一點之後,鞋子總是會掉。

所以劉盈讓她們製作出的式樣,類似於後世的短靴,鞋舌加繫帶,走起路來四平八穩,唯一的缺點是,鞋底還是布的,不是太結實,走起山路來硌腳。

不過要不了幾年,豬皮底的就會大量上市了。

在漢中這地方,劉盈投錢興辦了好幾座養豬場,等到今年油菜成熟了以後,更是可以大量收購榨油後的油餅用來餵豬。

片刻之後,城西倉庫,守門計程車兵遠遠見到劉盈,立刻上前開啟大門,低頭行禮。

張不疑跟在他身後走入,看著倉庫外牆上裸露的紅磚,笑吟吟說道:“這就是你說的磚頭?”

劉盈頷首繼續向前:“其實這東西比木頭和土坯好用很多,但大父他們就是不同意用磚頭修房子,為這,還揍了我好幾回……”

張不疑幸災樂禍:“該!誰不知道這種燒出來的磚頭,是修墳用的,你拿來修活人的房子,不是找打?”

早晚有一天我要把這種刻板印象扭過來……劉盈不說話,慢慢向前走去,用力推開其中一間倉庫的大門。

“哇!”張不疑目光凝滯,張大嘴巴。

在他面前,是綿延百米,密密麻麻的書架。

書架上,擺放著數不勝數的竹簡、布帛和一些其他材料的典籍。

劉盈挑挑眉:“壯觀吧!整個秦國的藏書,全在這裡了!”

張不疑走上前,東摸摸西看看,滿臉讚歎。

他聽自己母親說,自己家原來住在新鄭的時候,家裡的藏書也同樣放了好幾個房間,而那些書,自己的父親每一本都倒背如流!

只是韓國滅亡後,他們一家開啟了流浪的生活,家裡的藏書也就不知所蹤了。

“我能帶一點回去看嗎?放心,肯定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