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白色的黃金(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在他提筆欲寫的時候,門外閃過一道長長的影子。
蕭何抬起頭,看著出現在門口的劉盈:“今天,又用了什麼藉口偷懶啊?”
劉盈撇了撇嘴:“老師怎的憑空汙人清白……我娘說了,她們那片田已經收割的差不多了,就不再需要我去搖旗吶喊了……”
蕭何點點頭:“既然不用勞力,那就勞心好了……看那,我讓人新作的一個練字板,今天的二十個大字,練一百遍!”
這老頭太狠了……劉盈剛想裝作聽不到的腳底抹油,旋即看到蕭何案几上的布條,他知道,這是飛鴿傳書送來的密報,於是慢慢湊了過去。
蕭何也不阻攔,這並非是因為劉盈的身份,也不是想讓他早點接觸政務,更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理由。
他篤定一點,劉盈看不懂!
韓信所寫的,並非是標準的秦國小篆,也不是流行很廣,幾乎在一切非正式場合取代了小篆的隸書,而是一種糅合了吳越風格的楚國鳥篆……
果不其然,在蕭何老神在在的時候,劉盈緩緩抬起頭,雙眼之中,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這什麼鬼東西……劉盈臊眉耷眼了片刻後,理直氣壯說道:“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我看不懂!你給我念念唄……”
在漢國混,臉這種東西是萬萬要不得的。
後世裡漢朝的皇帝為什麼會失了天下,就是他們太要臉了!
嗯,用文雅一點的話就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之道雜糅,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蕭何朗聲笑了幾下,將韓信所寫內容複述了一遍。
說完,他看著劉盈問道:“你說,我該怎麼辦?”
劉盈想了想,猶豫著說道:“調糧的事情先不著急,可以再等等。畢竟關中之地乃天府之國,百姓家裡或多或少都會有存糧。”
蕭何點點頭,目光炯炯:“那什麼時候,才要調糧呢?須知百姓有富有窮,也許貧者已無米下鍋,但富者家中的陳年舊糧尚未吃完。”
劉盈沉默片刻說道:“可以監控糧店,當糧米價格暴漲十倍,卻依然供不應求之時,就是貧者家中糧盡之時。”
“學生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缺糧一成的結果,不是糧價上漲一成,而是一直漲價,直到餓死一成的人口……”
聽著劉盈略有些奶聲奶氣的聲音,蕭何只覺得自己後背有些發毛,一絲絲的冷汗,正從他的後背中漸漸冒出。
餓死一成的人口?這小傢伙還真敢說啊……蕭何微微眯著眼睛,聽劉盈繼續說下去。
“學生覺得,調糧賑災不是解決事情的最優解。就像老師所說,百姓有富有窮,想要做到不餓死一人,就需要派出大量官吏進行登記。”
“這,就會給其中一些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官府撥糧萬石,到了百姓手中,能剩個七千石就很了不起了!而且遭災之時,就是當地富戶賤買貧民良田之時!”
“等到災情過後,只怕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劉盈說了一會,只覺得有些口渴,此時正好蕭何拎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於是他直接伸手拿了過來。
“謝老師!”
劉盈隨手比心,一飲而盡。
蕭何愣了一下,恍惚間看到了某個大鬍子,再次問道:“那你說,度過這次災情的最優解是什麼?”
劉盈撓了撓臉頰:“人口轉移。”
蕭何追問:“什麼?”
劉盈說道:“關中此時剛剛經歷過大戰,即便是不遭受火災,也不會有太多的存糧,到時候,只怕還要從漢中轉運巴蜀的糧食,以救民於水火之中。”
“那麼這樣,就乾脆將關中遭災的人口,遷徙到巴蜀,嗯,尤其是蜀郡去,那裡地廣人稀,土地同樣肥沃,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