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漸漸升起,天氣慢慢變得炎熱起來。

劉盈見到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於是勸說著想要進林子裡遊玩的劉太公和劉肥回家。

這一時期的秦嶺,幾乎等同於原始森林,虎豹豺狼的數量絕不在少數,人少的時候走入森林深處,很有可能被野獸偷襲。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想要進森林裡玩的話,最好還是叫上本地的獵戶,再帶上十幾或是幾十條獵犬。

這樣,即便是遭遇了老虎或是熊這樣的頂尖掠食動物,也不落下風,甚至可以輕鬆反殺!

聽完劉盈陳述,劉太公深以為然的點點頭,要是他一個人自然無懼,但他還帶著兩個孩子,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冒險。

…………

南鄭城北農莊。

劉太公從馬車上走下,拎著那隻垂頭喪氣的蒼鷹向自己的臨時住處走去。

他這段時間過的很是充實,在劉盈點破他農家身份之後,老頭索性就不裝了,終日‘流竄’在大漢農牧商社的牲畜養殖基地和這裡的農莊之間,指手畫腳。

嗯,就因為這事,沒少和漢中本地的老農吵架。

畢竟漢中和沛泗之間的溫度、溼度、土壤都有所差異,在指導農業生產的時候,需要結合當地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政策。

一刀切,很明顯是不行的。

這也是天下人苦秦久矣的一個原因。

秦國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大政府,在統一天下之後,就開始強行推行本國的律令,其他的法度還好,像什麼殺人、傷人、偷盜等刑事或是民事罪行,老百姓是可以接受的。

但秦律繁雜,尤其是農業生產上,更是面面俱到。

其中的律令,甚至對於何時種田,每畝田播撒多少種子都有嚴格標準。

但問題的關鍵是,你不能用讓天下所有的土地,都來強行契合你在關中之地行之有效的農業經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錯過了農時,或者說用錯誤的方法來進行勞作,只能是害人害己。

但秦國派往各地的官吏,尤其是很多學室出身,學法學魔怔了的官員,更是死板教條。

你不聽他的瞎指揮,他就用秦律治你……

所以當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各地的百姓紛紛殺掉秦國派來的官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農莊外,劉盈走下馬車,看著劉太公遠去的背影,尤其是他抓著蒼鷹的動作,更是讓劉盈覺得哪裡怪怪的。

直到他看到劉肥手中,拎著的那隻死去的大公雞,頓時恍然大悟。

老老劉抓鷹的動作,和抓雞的動作,一模一樣!

劉肥走到他身邊,揚了揚手中的大公雞:“弟弟,我先去燒開水燙毛了,等下還是你來做啊!嗯,你做的好吃……”

作為兄長,指使比他年齡小的劉盈去幹活,這讓他有些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