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夜色降臨大地的時候,楚軍大營內重重門戶相繼關閉,除了不斷巡弋的甲士,其餘士兵禁止走出營帳。
中軍大帳裡,一燈如豆,靜謐到了極點。
劉邦凝視著張良的眼睛,眉頭緊鎖, 他有些不明白張良這句話的意思。
張良輕聲說道:“昔日楚王熊心曾言,先入關中者為王。因此,才有了武安侯帥軍西征。但楚王說的,是先入關中者為王,而不是與秦媾和者為王!”
“若是武安侯應允了趙高之言,且不說趙高是否會依約平分關中, 就說楚王那裡, 會作何感想?”
“若是楚王不承認武安侯這個關中之王,則天下群豪必然還會響應楚王之約, 奮力入關!”
“到時,就憑我軍這六七萬人,守得住嗎?”
張良侃侃而談,說的劉邦冷汗涔涔,臉色發白,不見半點血色。
自從擊敗南陽郡守桓齮之後,他一路攻無不克,各處郡縣望風而降,讓他有些得意忘形,覺得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至於忘了在彭城,還有一個天下共主,楚懷王!
此刻的熊心,可不是東周時期, 坐困洛陽的周天子,熊心手中,有效忠於他的軍隊重臣, 有富庶繁華的膏腴之地!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北方的燕國、趙國,亦或是重新崛起的韓國、魏國,熊心都有大恩於他們!
誰若是在此時獲罪於熊心,便會被列國豪傑群起而攻之!
這,也是熊心放心大膽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項羽,劉邦、共敖等大將的原因。
劉邦沉默片刻,看著張良問道:“那以子房之見,我當一口回絕趙高,然後繼續按照原計劃,打入關中嗎?”
張良微微搖頭:“是,也不是。既然趙高派人媾和,那麼吾等何不順水推舟,假意遣使詳談,然後趁其不備,進佔嶢關!”
劉邦:“妙啊!”
…………
三川郡, 成皋。
這裡就是被後世稱為虎牢關的地方。
沿大河向西七八里的地方,有一座東西走向的山嶺, 名為廣武山, 山勢自河邊陡起,由北而南,綿亙不斷,萬山叢錯,群峰崢嶸。
此刻,群山之中,被後人稱為‘鴻溝’,既楚河漢界的廣武澗旁,行進著一支見首不見尾的龐大軍團。
軍中飄蕩的,是一面毫無特色的白色大旗。
這,就是在殷墟投降的秦軍。
他們作為聯軍前鋒,正在為諸侯聯軍掃平通向關中的道路。
嗯,不僅如此,他們還需要擔任起為諸侯聯軍修建營壘,埋鍋造飯等等雜役……
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能為力。
畢竟諸侯聯軍也不是傻子,秦軍士兵大多隻有一把短兵,甲冑強弩等物盡數被收走。
最關鍵的是,軍中每日口糧,只有不到平常一半,勉強能吃個半飽,但每日行軍不斷,這些天來,早已是疲憊不堪。
正午剛過,軍中傳來上將軍司馬欣的命令,前軍停止前進,就地開始修築營壘。
準確的說,是為之後緩緩而來的諸侯聯軍修築營壘。
至於秦軍,則和衣就地而睡,反正此刻晚上並不冷,露天睡覺也死不了人。
八月秋高,但白天的陽光依然熾熱,艱苦行軍而又缺少食物的秦軍士兵,步履蹣跚,汗流浹背,不時有一兩個身體羸弱之人,頹然倒下。
但遠處坐在石臺上的司馬欣啜飲著壺中美酒,絲毫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