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城下,曹參只是高舉手中長劍。

“放!”

頃刻間,又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石雨砸向城牆。

不過和第一次一樣,殺傷效果同樣感人。

但,這並不重要。

投石機只是為了壓制城頭的秦軍,讓他們不敢露頭操作強弩,好掩護樊噲率領的陷陣敢死之士, 快速靠近城牆。

冷兵器時代,最有效的殺傷手段,永遠是近身肉搏。

另一個原因,是箭頭、箭桿、箭羽的製作都很繁瑣,箭雨覆蓋,說白了就是燒錢。

畢竟射出去的箭, 即便是打贏了, 最多也就回收點箭頭,箭桿和箭羽都需要重新做。

嗯,《勇敢的心》裡英王愛德華一世就說過,用箭太費錢了,先用愛爾蘭人,死人是不費錢的……

城牆下,樊噲帶人迅速架設雲梯。

自從收降了南陽郡,接受了大批工師之後,楚軍的攻城器械就變得花樣繁複,且有效可靠了起來。

以雲梯為例,從前樊噲等人發起攻城的時候,都是提前找點木頭綁幾個梯子,高過城牆還好,調整一下角度就能用,最怕的是矮於城牆,就只能在城頭秦軍的嘲諷中,灰溜溜的跑回來重做……

番茄免費閱讀

但現在他們用的雲梯, 不僅剛剛好架在城頭之上, 而且梯頭有抓勾,好牢牢攀附在城牆上。

畢竟計算雲梯的高度, 只需要簡單的勾股定理就行。

嗯,簡單。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數學家商高就提出過‘勾三、股四、弦五’這一經典配比。

少頃,雲梯搭上城頭,女牆之下的秦軍也手握長戟強弩,準備廝殺。

城牆下,樊噲將一張強弩扔給紀信:“我先上,你掩護!”

他說完,立刻舉著盾牌,銜劍而上。

紀信無奈,其實他也想先登作戰,但樊噲已經搶先了,他就只能向上舉著強弩,透過弩上望山,瞄準並射殺任何敢於露頭的秦兵。

雲梯之上的陷陣敢死之士,高舉著盾牌,佝僂著身子,像一串串螞蟻似的沿著雲梯攀附而上,這就是兵書中所說的蟻附。

向下砸落的磚塊木石,呼嘯而上的強弩箭矢,幾乎每一個剎那,都會有陷陣敢死之士或是拼死守城的秦軍,從城頭上跌落。

此時此刻,人命賤如草芥。

但慈不掌兵,不僅是遠處的劉邦,還是正在指揮蹶張士向前支援的曹參,亦或是舉盾銜劍而上的樊噲,都沒有絲毫動搖。

終於,樊噲搶先登上城頭,他大吼一聲,將身體藏在盾牌之後,向外猛衝,硬生生的將幾名秦兵推出好遠,死死守住身後搭放雲梯的垛口。

在他身後,攀附著雲梯的陷陣敢死之士加快動作,相繼登上城頭。

“壯哉!”

城牆下紀信感嘆一聲,將手中強弩一扔,手腳並用的向城頭爬去。

咚!咚!咚!

楚軍之中,戰鼓震天而響。

當先登之士登上敵人城頭的時候,戰鬥就已經接近尾聲了。

只不過城牆之上,秦軍依然在負隅頑抗,他們高呼著為國殺敵,然而卻寡不敵眾的倒在了楚軍劍戟之下。

遠處的守將府,傳言宿醉未醒的利蒼淚流滿面,默默聽著遠處城頭上傳出的慘烈廝殺之聲。

在他身旁,身懷六甲,眉眼如畫的少婦摟著他的腦袋,輕聲安慰:

“這不是你的錯,你這樣做,保住了大多數人的性命……”

“你心裡清楚,他們是不可能投降楚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