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敢騙我娘?(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聽就算了。
閹割牲畜的技術,早在商朝時期就已經有了。
古人不是不吃豬肉,而是魏晉之後,直到蘇東坡寫出了《豬肉頌》之前,在這幾百年的時間內,人們吃豬肉和吃羊肉相比遜色了不少。
歸其原因,無過是魏晉之後,五胡亂華,胡人大量融入中原,也帶來了他們吃羊的飲食習慣。
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豬的養殖環境較差。
這一時期的很多人家,家裡都會有一種名曰‘圂’的建築,上面是廁所,下面是豬圈,一點都不浪費……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生產力低下,人類養殖牲畜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蛋白質……嗯,就是吃肉。
所以凡是被人類盯上並馴化的野生動物,至少是不能以肉作為主食的動物。
雞、鴨、鵝、豬、牛、羊、狗、馬……林林總總,都是這樣。
嗯,比如後世裡某些小女生養在大學寢室的荷蘭鼠,或者說荷蘭豬,就是南美人馴化後用來食用的。
而中國人在宋明之後開始大量養豬,其實也不全是饞人家身子,更多的是想要豬糞。
畢竟沒有化肥的年代,莊稼一枝花,全憑糞當家。
豬不挑食,而且能吃能拉,屬實是農民的心頭寶!
劉盈早就聽說過,一直到了改開之前,在鄉下養殖種豬、能繁母豬,以及售賣小豬的都是分屬不同行當,而且壁壘森嚴。
《母豬的產後護理》《種豬的繁殖技巧》這些技術,更是傳男不傳女,是一個家族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
劉盈之所以攛掇著呂雉去集市上買點雞鴨豬羊回來自己養,其實是想要推廣另外一項技術。
堆肥。
這是在這個年代裡,至少能夠增產兩成以上的手段。
只是他人微言輕的,即便是能說的頭頭是道,但要向古人解釋糞便發酵產生熱量,把莊稼燙死,而不是糞便有毒,把秧苗毒死……
額,還是眼見為實吧。
更何況他還有個小心思,那就是潁川郡在之後的很多年,並不是漢王朝的直接管轄,而是歸屬於韓王。
準確地說,是韓王信這個二五仔的封地。
農業時代裡,有糧就有兵,有兵底氣就足。
為了將來削藩順利,他只想讓這裡的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當然了,從軍營中無償收集糞便,然後堆肥後賣給需要的農戶或是韓國官府,也是一個來錢的路數。
畢竟現在楚軍是客居在韓國潁川郡,兩家雖然在一個鍋裡吃飯,但還是各人是各人的。
在劉盈遐想連篇的時候,紀信捏了捏黑豬的脊背,搖頭說道:“夫人讓奸商給騙了……”
劉盈眨眨眼睛,有些不解,捏了捏豬,就能知道呂雉被騙?
不過,這奸商膽子這麼肥的嗎?
斷頭錢也敢掙?
他歪著頭,臉色陰沉:“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