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目前綠川影的身份,明面上也過的去,但多幾套假身份更好。”川上濟說。

名字,是人類為了群體凝結在與社會長時間相互關聯中形成的條件性反射。

咳......用不裝逼的語言舉個例子:你叫“阿貓”,你被所有人喊“阿貓”,從出生喊到現在。

因此,走到大街上冷不丁聽到類似“阿貓”的聲音你都會回頭看看。

這時候,如果突然換個身份換個名,人就很不好適應。比如自我介紹時說漏嘴,或別人喊一聲,半天才能反應過來。

當然,在接受一定訓練後大部分人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但在醉酒,中藥,瀕死等非常規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紕漏。

為了一定程度規避這個問題,有經驗的酒廠員工——如川上濟——在起假名時會選擇與自身姓名意思類似,或者有關聯的名字。

比如說川上濟給蘇格蘭準備這三個身份的名字,其實都是他從蘇格蘭本身的名字“綠川影”中拆分出來。

“三川”,“宮川”,“深山”這幾個姓氏都與“綠川”讀音相似。

在中文中,“影”字是指物體擋住光線時所形成的的暗影,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

拆開的話是“景”和“彡”兩字,“彡”則有花紋的意思。同時,有影才有光。

“景”,“紋”,“知光”。這幾個名字就是川上濟這樣拆出來的。

“這些身份......是完全空白還是再次利用?”蘇格蘭問。

從這些假名和他的真名的聯絡程度來看,蘇格蘭不確定川上濟是否知道些什麼。

如果是巧合,也太巧了。

“可能都有?”川上濟沒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某些原因,太具體的情況不宜告訴你,但這些身份絕對能用。”

偽造身份有兩種基本方法:套著人物資訊模板憑空發揮,以及盜用其他人的資訊進行二次篡改。

幹這行的商人手上一般都有獨特渠道。川上濟向他的熟人承諾過,不能把不該說的東西告訴任何人。

蘇格蘭點點頭,如果繼續旁測敲擊地詢問,川上濟可能會起疑心。

“回去後你可以把這些身份的資訊記一記。”川上濟補充道,“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

“好。”蘇格蘭抬起頭。

他看著川上濟坐在沙發靠背上,盤著一條腿,雙手抱臂。灰髮青年掛著溫和的笑,眼鏡在陽光下反射出白印。

蘇格蘭發現自己無法從川上濟的表情裡讀取出任何資訊。

今天沒有任務。川上濟揹著把吉他出了門,依舊是滿滿的朋克風。

按他的說法,是找個地方辦即興音樂會了。

蘇格蘭則回到自己房間,他打算好好琢磨一下川上濟給他的這幾套假身份。

最普通是“宮川知光”,25歲,一名畢業於音樂學院的普通青年,家庭富裕,但父母因為三年前的一場車禍雙雙去世,純白。

然後是“深山景”,一名前公司經理,於一年前辭職,前往美國,三個月前回國。在他辭職不久後,前東家突然破產。根據蘇格蘭手上的資料,深山景出賣了公司機密賺得盆滿缽滿,灰色。

最後是“三川紋”。這個就厲害了,是活躍在日本的一名殺手。

蘇格蘭翻看著這個身份詳細的任務清單,這個水平進組織混都毫不勉強。

不過這個身份很明顯是資訊的二次利用,真正的“三川紋”應早已遭遇不測,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