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峻知道現在城裡像她一樣的孩子不知有多少,他不可能都像這樣去照看。

可現在既然讓他遇到了,他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視若無睹地甩手走人。

縣尉府中,馮縣尉坐在正廳一邊喝茶一邊聽肖明和趙貴向他彙報情況。

經過一夜激戰城裡的匪亂終於徹底平息,馮啟年緊繃的心絃也得以鬆緩。

“大人,二隊戰亡縣卒21人,傷者47人。尚能戰者35人。”肖明看著手中的紙條,神色沉重地說道。

“三隊稍好一點……戰亡縣卒16人,傷者28人,其中有6個是重傷。如果算上輕傷的話,能戰者還有78人。”趙貴說著,有些尷尬和愧疚地看了馮啟年和肖明一眼。

他的三隊之所以傷亡相對較小,並不是因為他手下的縣卒比孫久和肖明帶領的縣卒更能打,而是與進入戰場的時機有很大的關係。戰鬥最先在安修橋爆發的時候,是孫久帶領著不滿員的縣卒一隊硬扛著人數超過他們的土匪堅持到了肖明的援兵趕來。

肖明的二隊接替幾乎死傷殆盡的一隊拖住了土匪,仍堅持把戰場限制在安修橋附近。

直到幾乎全城的土匪都聞風趕來,肖明等人才抵擋不住開始潰散。

這時土匪們在體力和戰鬥意志方面都被孫久和肖明等人磨去了大半,趙貴帶人加入後場掃尾的戰鬥就輕鬆了不少。

想起自己之前帶人用刀挾持馮啟年的家人控制縣尉府的事,他不禁臉上一陣青紅,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他的上司。

“你既能協力平亂,說明你還沒蠢到骨子裡。”馮啟年瞪了趙貴一眼,語氣不善地說道:“我真不知道這何文興許了你什麼好處讓你這般死心塌地,棄禮法於不顧地一同作亂!難不成你也想坐這縣尉的位子?”

“大人!屬下一時糊塗,被姓何的用豬油蒙了心……大人,小的昨晚平亂可是拼了命的呀!”趙貴聽出馮啟年語氣中的不滿和怨懟,嚇得連忙跪地懺悔,同時也不忘提一嘴自己最後的功勞。

馮啟年既然允許他立功贖罪,此時也不好反悔論罪。

再者眼下正缺人手,三隊的縣卒又大多是趙貴與何文興的親信,現在若藉口翻趙貴的賬只恐會讓三隊的縣卒因此生亂。

馮啟年暗歎一口氣,自己身為縣尉卻不能完全地掌控部下,如今還險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所害。

再想到對他最為忠心的孫久現在還身受重傷昏迷不醒一隊的縣卒也折損大半,馮啟年的內心頓生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他現在最靠得住的也只有齊峻和他的剿匪隊了。

“老爺,齊先生和鄧公子都回來了。”阿辛走進正廳對馮啟年躬身說道。

“快讓他們進來!”馮啟年一聽頓時感到心中踏實了不少,連忙讓阿辛帶他們過來。

“馮大人,肖隊長,趙隊長,那我就先說說我的計劃。”齊峻走進屋裡對幾人依次拱手打過招呼,便立即開始向幾人談起他的想法。

馮啟年正愁如何應對羌人,聽到齊峻已經有了打算連忙正襟危坐嚴肅而期待地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