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徐勝三人誠懇而鄭重的面龐,齊峻也不好再拒絕幾人的心意,點點頭從鄧方手中接過那碗酒。
鄧方欣然一笑,連忙給自己也添了一滿碗酒,隨手扔掉倒空的酒罈說:“古有張子元和呼蘭卓爾陣前歃血,今有我等與峻哥城頭飲盞,何其幸哉!”
張子元和呼蘭卓爾陣前歃血為盟的故事是流傳在大梁民間的一段傳世典故。
張子元是大梁建國初期太祖皇帝麾下的名將,呼蘭卓爾則是柔然人之中呼蘭部落的首領。
在大梁建國之初,北方的柔然人在呼蘭部落的召集下聯合在一起興兵發難,企圖趁著新生的大梁政權根基未穩而敲詐擄掠一把。
太祖皇帝急遣名將張子元北上拒敵。面對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危局,張子元主動避開鋒芒,靈活地施展戰術襲擾阻擊誘敵分兵最後集中兵力擊其要害,經過月餘激戰之後最終成功打退了柔然人攻勢。
柔然人倉皇撤退之時,呼蘭部落首領呼蘭卓爾被埋伏在途中的大梁軍隊包圍。
然而張子元並沒有為難於他,為了兩國能夠平息戰火不僅對他以上賓之禮相待,更是主動提出要與呼蘭卓爾歃血為盟結為異族兄弟。
當時入主中原的大梁和之前的政權都以文明上國自居,將周邊的少數民族視為蠻族極為歧視。
中原上國的元帥在佔據戰場優勢的條件下,主動向一個北方遊牧民族部落的首領提出願結為兄弟,這件事不僅震驚了呼蘭卓爾,更是震驚了柔然和大梁雙方的高層和民間。
據說呼蘭卓爾聽後感動得涕淚縱流,棄甲赤膊以迎梁軍,握著張子元將軍的手久久不能平靜。
兩人在大帳前當著大梁和柔然將士的面,宰殺白馬歃血盟誓結為兄弟。
呼蘭卓爾誓言有生之年絕不犯梁境,不僅送歸數千名被擄到柔然境內的大梁百姓還贈予上萬頭牛羊。
此後三十多年間,直到呼蘭卓爾去世之前大梁與柔然都一直未有交兵,邊境百姓也親如一家。
這段美談被大梁的民間說書人和柔然的遊唱詩人經過藝術加工後廣泛流傳於民間,任何一個熱愛和平看重兄弟情誼之人都對這段典故耳熟能詳。
說的有些遠了。再說安羌城上舉杯相敬的齊峻和鄧方等人,這氣氛在他們幾人心中確與歃血盟誓的典故有幾分相似之意。
“鄧哥說得對!齊大哥,今日我們有緣共飲此酒,今後你就是我們幾人共同的大哥!”徐勝三人站起身來,和鄧方一同舉起酒碗注視著齊峻說道。
“我與鄧方本就是結義兄弟,而鄧方又是你們三人的大哥,如此說來我自然是你們的大哥又何須再認呢?”齊峻笑了笑舉起手中的酒碗與鄧方徐勝等人的撞在一起:“好兄弟!且痛飲此酒,共殺羌賊!”
“痛飲此酒,共殺羌賊!”鄧方,徐勝,張威和雷福齊聲高喊著和齊峻一同仰頭而飲。
這時城外由遠及近地傳來一陣馬蹄聲,齊峻愣了一下立即放下空酒碗轉身望去,只見一道身影正騎馬奔來。
“緊急軍情!”劉彪急促的呼聲從城下傳來,齊峻不由得聞聲一驚。
之前得知博多會增兵來援的訊息後,劉彪意識到情況危急,顧不得休息便騎馬向北而出偵查定安方向的敵情。
他喘著粗氣登上城牆來到齊峻面前,顧不得行虛禮張口說道:“往郡城方向二十里處……發現羌兵遊騎!”
“羌兵遊騎?”齊峻聽後內心猛地一沉。
倒不是因為羌兵遊騎有多難對付,而是因為這些遊騎做為羌人的偵查騎兵,其出現往往預示著之後正在逼近的羌人大軍。
齊峻著實沒想到博多的行動速度會這麼快,比他所預計的還要提早了幾個時辰。
“馮大人去哪了?快去通知他!”齊峻對著身後同樣聞言而驚的鄧方說道。
“舅舅他說要安頓家小回府去了……我這就去找他!”鄧方有些尷尬地說道。
身為安羌城最高行政長官,戰前如此緊張的時刻竟然不在一線,饒是鄧方也為自己舅舅的這般作為感到有些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