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五節 老夫在此,不服來辯(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差,也不是特別好的,大概就是七毛一包的煙。
有人接過煙問:“車長同志,你瞭解九廠嗎?”
車長笑了:“不瞭解,但我知道,九廠正在研究一種新的鐵路,希望可以達到每小時兩百公里。”
“真的?”
“真的,從金陵到臨安,臨安到平江、平江再到金陵,臨安再到明州。”
時速二百。
現今,火車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四十八公里。
時速二百!
這個資料震驚了整個車廂的人。
車長又說道:“聽起來很讓人興奮,你們都是科學家,你們應該比我更瞭解,這個有多難。僅是軸承與車輪這看似簡單的東西,我們鐵路上就有兩百多人日夜不間斷的研究了已經半年,依舊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其餘的東西,一定更難。”
“不!”
所有人看向發聲的位置。
有人站了起來:“不是很難,是幾乎無法突破的難。時速達到二百的時候,鋼材要經過數億次碾壓而不會發生變化,這是幾乎不可能達到的。材料上,氫含量要達到百萬分之二以下,就這一點,光是鑄造裝置就是一道天塹。”
“再說高溫、高寒沒有裂痕。耐磨耐韌等等,幾百項指數指標,很……偉大的挑戰。”
偉大!
沒錯。
嚇到了嗎?
沒有。
九廠是從無到有,三年時間從零到一,造出五軸的地方。
似乎,人生有了目標。
十年,十幾年浪費的年華,現在去還不晚。
白昊知道這個計劃,已經是次日清晨了。
因為,第一批的人已經到了九廠北一號門外。
這一次,比上次付強滿世界招人的規模還大,層次更高,沒個一流大學畢業,沒有參與過幾年研究的人,都不敢站在這門口。
敢站這裡的。
都是有真材實學的。
五萬!
這是嚴老的目標。
半年內,收五萬人,將九廠的高階研究人員規模擴大三倍。達到創紀錄的七萬人,當然如果優秀的人多,嚴老不介意全都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