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建築。

肯定比白昊的年齡大。

這裡有不但有天然的通風條件,還有人工的通風裝置。甚至還有供暖裝置、浴室、宿舍、籃球半場,乒乓球檯,一個羽毛球場。

有食堂。

食堂排煙裝置都作過處理,外面是看不出來的。

白昊在門口接受檢查。

就算是他,也一樣要接受檢查。

不相關的東西,比如車鑰匙、傳呼機什麼的,這裡有專門的人負責保管。

然後,還有換衣服。

換了衣服之後,白昊走進了內部區域。

最先看到的是堆成山的書。

這些書比白昊的年齡都大,是九廠的人跑遍全夏國收集到的書。

重點是,夏國語與毛熊語的字典,然後是毛熊語的工具語,其次才是毛熊語的技術書籍,最後還有一部分文學書籍。

這裡,便是六所大學聯合設立的,古籍修復專業。

老師,自然是來自六所大學,以及帝都與京兆外語學校,精挑的幾名毛熊語老師。

學生,來自京兆西大歷史系,他們學的是真正的古籍修復。

以及,外語系毛熊語的研究生級別學生。

最後,才是真正的古籍修復班的學生。

研究生佔一半往上,大學二年級的佔百分之十,大三與大四的合起來戰百分之二十,其餘全是博士生。

還有百分之三的例外。

比如極優秀的兼讀學生、以及楚軍蘭這個大一新生。

白昊進來轉了一圈。

這裡分三部分。

分撿區。

絕對是苦力活,那怕通風條件不錯,這個山洞裡也有著不種說不出的怪味,最嚴重的一個山洞,許多人是戴著呼吸面罩在工作的。

輕一點,紙質還不錯的。似乎是用清水,然後再背面敷上一層紙。

有人拍照片。

然後就開始有分撿了。

有沒有用,最終要分三次評審之後,才能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