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正氣歌,天地驚(求訂閱!)(第2/7頁)
章節報錯
卻敢蛇吞象!
而天底下大部分讀書人,讀書是為了什麼?
不能修行超凡於世,那就讀書做官——
凌駕眾生!
而董派把形成於“荀派”的「天地君親師」思想發源到極致,佐以天人感應學說,形成董派自己的理論體系!
然後透過依附皇權,謀取資源。
一舉成為天下讀書人中的扛鼎學派。
春秋書宮雖然說是天下讀書人的聖地,藏有儒家,法家,兵家,農家,工家等等學派。
但在春秋書宮內部,
其實就兩個流派:
董派!
以及“其他”學派。
尤其是董派還出了一位名叫“朱灝頤”的讀書人——這位讀書人在「天人感應」和「天地君親師」的基礎上,
再作創新!
著成「忠義仁孝誠」學說。
主張「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
說這是倫理之根,
天地綱常!
此學說一出,備受各大王權甚至世家的追捧。
甚至在亂晉後期也不曾沒落,成為各大王權主張的儒家學說,隱隱有一統士林的趨勢。
大隋立國後,
直接在國子監把這套學說當成了教材!
隨後景泰帝大開恩科,
取士於民!
以至於對世家地位都造成了極大衝擊,朝堂上,經常能看到隸屬景泰帝的國子監讀書人們跟世家勳貴對噴。
嗯……
通常敢這麼幹的讀書人,下場一般會很安詳。
不過讀書人又不跟修行人似的那麼難培養……
死了再換!
想登入兩儀殿的國子監讀書人多的是!
只有入朝為官,帶能積累資源,為自己為家族帶來晉升的可能——如果能在朝堂屹立百年,則世家有望!
要能歷經風雨,千年不倒!
便是望族!
所以,
當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還是成為世家望族——
乃至!
皇室!
把其中利害挑明後,汗青先生看向陸山:“所以你明白了嗎?”
只要修行的資源還掌握在世家望族,高門大宗的手裡,讀書人就沒有出頭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