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隋,建寺立廟是有著嚴格的規章制度的。

能被登入在冊的,必然都是規制健全,持有度牒且擁有田地的大寺廟。

李世安前面說被拔除的寺廟,

就是這種。

這種寺廟就算小的也有小兩百號的僧人。

那種廟宇連峰,香火鼎盛的大寺廟僧眾更多。

比如大昭玄寺就有僧眾過千。

加上善男信女,信眾居士,神都的禮佛者少說幾萬人是有的。

如果放眼整個大隋,

沙門勢力幾乎滲透到每一個郡縣了。

而且,

這還都只是登記在冊的正規寺廟。

鄉野村莊裡還有許多雲游出去的僧人“度化”村民後,讓村民給他們修建的野廟。

這種廟沒有田地,

不能免稅。

只是和尚的個人修行道場。

可即便是這樣的野廟,通常也有十幾到幾十人。

如果人數夠多,影響力夠大!

這種野廟甚至可以向朝廷請封,成為擁有田地,度牒和封敕的正規寺廟。

如此勢力……

怎不觸目驚心?

陸山躺在床上幽幽道:“不用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李二:“……”

他有些詫異,沒想到這小子竟然還挺有文采?

李世安也是很有文采的。

只不過相較於他那幾乎拉滿的軍事天賦,那麼點文采天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陸山那半闕詩句,卻一句一景,別有韻味。

其有聲有色,也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

在短短十四字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前朝江南往事。

大隋建國前,

南朝梁武帝佞佛參禪,企圖長生!

為此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沙門廟宇。

其治下疆土,僅江南就有寺廟五百六座,每一座都窮極奢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之極!

可惜,

沙門沒能給南朝續命。

反而加速了南朝的滅亡,被後來的北周武帝擊潰國祚,連帶著沙門都被北周武帝的大力鏟滅,一切佛產都收歸國有。

至於後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