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三首歌的歌詞和譜曲,劉毅華心中驚喜不已。

從歌壇出道的他,詞曲的能力都不差,自然知道三首歌的質量如何。

“你打算賣多少錢?”劉毅華笑著問道。

“單價稅後一百萬。”洪國忠說道。

“這歌是你寫的?”劉毅華又問。

洪國忠拿出手機,登入夏國音樂網,然後遞了過去:“華哥,我註冊了版權的。”

劉毅華接過手機看了看, 笑道:“怎麼只賣三首?不多賣一些給我?”

“價格合適,那就多賣一些。”洪國忠說道。

“這十五首歌賣給我,單價稅後兩百萬。”劉毅華又選了十三首歌。

單價稅後兩百萬,稅前接近四百萬。

十五首經典歌曲的版權,只需六千萬夏元,劉毅華覺得賺大了。

成立了公司的他,以公司的名義購買歌曲,能抵不少稅。

約好晚上六點在一個酒樓籤合同,洪國忠離開影視城。

簽了合同收了錢, 吃了一頓免費的大餐。

進賬三千萬的洪國忠,笑容滿面的回到出租屋。

第二天一早,他駕車前往農村,轉悠了大半天,租了兩百畝土地。

“每畝每年一千,兩百畝每年二十萬,我租了五十年。”

僱人修建了一圈六米高的鐵絲網,裝了不少攝像頭,從村裡僱了四個人。

趁著養雞場修鐵絲網,洪國忠去註冊了一個飛達養雞場。

依靠養雞賣雞飛黃騰達,取名飛達很貼切。

不到一個星期,飛達養雞場的鐵絲網和攝像頭就弄好了。

用鋼管彩鋼瓦,弄了一個倉庫,用於存放雞糧。

洪國忠給了村裡一些錢,弄好在養雞場建造房子的手續。

花錢找人弄了個設計圖,僱了一個工程隊, 修建別墅和辦公室。

“目前是夏季, 果樹適合冬天和春天種植。”

荒山的茅草很多, 洪國忠讓養雞場的四名員工割草。

月工資三千五,現在也沒什麼事,能割多少割多少。

養雞場的四名員工,是村裡的兩對夫妻,分別是王仁良和李雪榮、王仁義和趙玉麗。

訂購了十噸碎玉米粒,不到三天時間,玉米粒就被送到了養雞場。

一次次往返出租屋和養雞場,洪國忠將一隻只母雞和公雞,丟進養雞場。

“一千多隻母雞,三百多隻母雞,是時候開賣了。”

拍了一些照片,上傳到企鵝的個人動態,編輯了一些文字。